谁谓灵泉易感通,解令少妇却愁容。
道人应为众生说,此事如何著得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结构,还得考核诗歌的情感,这需要考生请据诗中的意象、意境或描写手法来体会,还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1)

“大冶山中有东方寺世传东方曼倩尝读书于此”一句,点明了地点和人物,交代了东方曼倩曾在此读书,并由此引出东方寺这一地名。

(2)

“后有圣泉凡邑人之乞子于此者随愿辄得”两句,写东方寺的圣泉神奇。“乞子”是指人们祈求子嗣,这里用“乞”字形象地写出人们虔诚的祈求。“随愿辄得”说明圣泉神奇非凡。

(3)

“僧慧满住持十载无日不醉癸酉冬十二月之吉趺坐示寂九日而色不变人皆携酒来酌师至暮必赪颊泚颡状如醉人然其事甚怪”三句,写圣泉神奇的传说。“无日不醉”是说僧人慧满住持东方寺十年之久,没有一天不喝到圣泉水,“癸酉冬十二月之吉”是说在十二月初六这一天,慧满趺坐下来示寂,而他的面色却一点也没有变化。“人皆携酒来酌师至暮必赪颊泚颡”写人们在寺院里饮酒敬师的情景;“事甚怪”是对前文的照应,突出了东方寺圣泉神奇的特点。

(4)

“道人应为众生说,此事如何著得侬”两句,写诗人送别僧人慧满时的心情。“道人”是僧人对自己的谦称;“众生”指所有世人;“此事”指圣泉神奇的事。“著得侬”意思是说这件事你怎能说得清呢?“侬”是口语词,表示反问的语气。

【答案】

谁谓灵泉易感通,解令少妇却愁容。道人应为众生说,此事如何著得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