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践初心,寓宿便晚静。
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
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
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
黄金明窣堵,妙音生佛境。
眼穷天无尽,地转江万顷。
缅怀梁武帝,问法昔造请。
识师鸟巢中,道契言自领。
会令天龙宫,金碧粲绝顶。
我来修法供,汲水具乳茗。
愿同桑下留,览胜毕馀景。
还从天际归,悠然理烟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他来到蒋山(今江苏南京)的所见所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薄游践初心”,意为我这次来此是为了践行我的初心。这里的“初心”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修行和修行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寓宿便晚静”,描绘了诗人在蒋山住宿时的情景。”寓宿”意味着住宿,而”晚静”则传达了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三句”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描述了山中秋天的声音,以及夜晚人们安静的状态。这里运用了“秋有声”、“夜更永”这样的词汇,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寂静和夜晚的漫长。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开头,描绘了天空中晨曦初现的景象和夜晚客人的沉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转向佛教修行的话题,以“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开始。这里,诗人通过焚香礼敬佛教大士,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修行的执着。而“杖策上危岭”则展现了他对攀登险峻山峰的决心和勇气。

“黄金明窣堵,妙音生佛境”两句,诗人用黄金、妙音等意象描绘出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祥和。同时,“眼穷天无尽,地转江万顷”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叹。

最后两句,“缅怀梁武帝,问法昔造请”和“识师鸟巢中,道契言自领”,分别回顾了梁武帝时期对佛法的传承和对修行者的了解。而“会令天龙宫,金碧粲绝顶”则描绘了天龙宫的辉煌壮丽。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修行之志的追求和对佛法真谛的探索。诗人通过对蒋山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