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固必能勇,刚亦能近仁。
内荏色徒厉,定知非仁人。
强公本仁者,笑语生阳春。
散为三年泽,不及千里民。
庬恩出岂弟,雅量含清醇。
应容盗取毡,肯叱吏吐茵。
谁知乃中刚,临难气益振。
前年摄虎符,折冲如有神。
邻封堕贼手,齿寒已亡唇。
孤城危累卵,夜卧寄积薪。
清诗见横槊,高会开重闉。
群奔窜狐鼠,万刃抗一身。
岂但虎渡河,遂使盗入秦。
至今忠义士,不数远与巡。
嗟我挟策子,缪作升堂宾。
忠风激中肠,别语聊重陈。
公议谁能掩,伟绩终难湮。
阴功及黎庶,天语形丝纶。
富贵当自兹,照眼功名新。

这首诗是送别强幼安的,诗中充满了赞赏和期待。

“慈固必能勇,刚亦能近仁。”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强幼安的赞美,认为他既善良又勇敢,既有刚毅又有仁爱。这是对他人格特质的高度赞誉。

“内荏色徒厉,定知非仁人。”这是对他的批评,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强硬,但内心并不是真正的仁慈。这是对他性格的双重评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强公本仁者,笑语生阳春。”这句话赞扬了强幼安的仁爱之心,他的笑声能够带来温暖的春天。这是对他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再接着,“散为三年泽,不及千里民。”这句话是对强幼安功绩的肯定,虽然他的恩泽如同三年的雨露一般滋润着百姓,但其影响力却远超过千里之远的民众。这是对他功绩的高度认可。

“清诗见横槊,高会开重闉。”这句话是对强幼安的才艺和风采的赞美,他能够写出清新的诗歌,并且能够在高会上展现出自己的风度。这是对他才华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赞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强幼安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