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苦秋炎,散发卧北牖。
小雨度微凉,西风飒衰柳。
起邀马服君,步过云中守。
云中雅好事,酌我玉卮酒。
诸公饮方豪,何曾问升斗。
而我才饮湿,已复困濡首。
臭味本自同,初何间能否。
不然琼瑶林,何以着老叟。
欢同一笑间,义重千载后。
脱弹无新诗,刻烛愧敏手。
诗成慎勿再,坐客惊欲走。
【注释】
饮:饮酒。魏宗明家:指作者的好友、诗人魏颢,字公肃。分韵得酒字:即以“酒”字为韵脚,写饮酒诗。
闭门苦秋炎:关门闭户,感到秋天的暑气逼人。苦:苦于、苦于。
散发卧北牖:敞开衣襟,躺在北窗下。散发:解开束发的布帛,散发头发,形容随意散漫。北牖:北边的窗户。
小雨度微凉,西风飒衰柳:细雨洒落,带来一丝凉意;西风吹过,枯黄的柳条摇曳不定。
起邀马服君:起身邀请马服君,马服君,名瑀,字休居,魏颢的朋友,曾任尚书郎,官至尚书左丞。《世说新语·任诞》记载:“魏武(曹操)时,有田子华诣军,军吏欲言,主将曰:‘此虎豹之属,安能复食鸡肉?’其人乃还。马府君闻之曰:‘宁与死人同窖,不与盲者共语!’”,这里用典自谦。
步过云中守:步行走过守卫在云雾中的亭阁。
云中雅好事:指魏颢喜欢结交贤士,如《宋书·乐羊子传》记魏文帝曹丕问乐羊子:“卿从何来?”乐羊子答:“我来自远方。”魏文帝笑而不言。
酌我玉卮酒:请我饮赐的玉杯中所盛的美酒。
诸公:对别人的尊称。
何曾问升斗:难道曾经询问过米粟的轻重吗?升斗,容量单位,古代常用来衡量物品的多少。
臭味本自同:彼此的趣味相同。
初:当初。
间能否:是否能够做到。
不然琼瑶林:如果不是像琼瑶一样的美玉林立。
何以着老叟:为什么让一个年迈的老人得到这样的恩泽?
欢同一笑间:欢乐和笑声一起在之间消散。
义重千载后:友谊的价值重于千年之久。
脱弹无新诗:没有新的诗句可以弹拨。
刻烛愧敏手:惭愧自己没有敏捷的手指可以写字。刻烛,用蜡烛照明,时间很短。
慎勿再:千万不要再这样了。
坐客惊走:客人被吓跑了。
【赏析】
这是一首饮酒诗,全篇写宴饮,而主旨在写友情的深厚、真挚和高尚。
开头两句“闭关苦秋炎,散发卧北牖”,写诗人闭门独处,感到深秋的炎热,于是便解开发髻,躺卧在北窗下,以消受这闷人的酷暑。这两句虽写天气,却透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接着四句,写友人来访,诗人高兴地接待了他。“小雨度微凉,西风飒衰柳”,是描绘朋友到来时的情景。秋风萧瑟,落叶飘零,西风寒冷逼人,但朋友的到来又给这凄凉的环境带来一些生气。“起邀马服君,步过云中守”,写诗人热情地邀请朋友过来喝酒。“云中雅好事,酌我玉卮酒”,写朋友好客,请诗人饮赐的玉酒杯里的美酒。
“诸公饮方豪,何曾问升斗”,写众宾客饮兴豪爽。诗人接着说:“而我才饮湿,已复困濡首。”他觉得自己才喝了一口润喉的酒就感到口干舌燥了,说明宾客的酒量比他自己要大得多。最后两句“臭味本自同,初何间能否”,“不然琼瑶林,何以着老叟”。诗人感叹道:我们之间的趣味本来就很相同,你既然把美好的酒赏给我这个年老的人,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如果不是像琼瑶一样的美玉林立,怎么能让年迈的老人得到这样的恩泽呢?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主人的敬意。
这首诗虽然只是描写宴饮的场面和气氛,但却充满了诗意,使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