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丰隆酝秋热,老病摧颓可堪说。
人行落日生黄尘,马畏长涂汗流血。
君看此处安得诗,空学吴牛喘残月。
北风何日挂驼裘,长啸灞桥驴上雪。

【注释】

数日秋暑不复可堪马上作此:数日里,连着几天的热,再也不能忍受了。

江上丰隆酝秋热,老病摧颓可堪说:秋天的炎热使江水沸腾,我的老病又使我心力交瘁,真是难以忍受!

人行落日生黄尘,马畏长涂汗流血。君看此处安得诗,空学吴牛喘残月:行人在落日下行进,扬起一片黄色尘土,而那马儿却因害怕漫长的路途而在途中大汗淋漓,甚至流下鲜血。您想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能写出好诗呢?就像吴地的水牛,整天喘气不止,好像只剩下了月亮,这哪里是诗的境界啊!

北风何日挂驼裘,长啸灞桥驴上雪: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北风的困扰,让我们像古人一样,披挂皮裘,骑驴高歌。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写景抒情,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秋日边关图,并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诗的前四句,写秋风萧瑟、天高云黄、草木凋零、寒蝉凄切,以及人们出行时尘土飞扬的景象。这里,“秋”是统摄下文的线索;“热”则突出了气候之酷热。这种天气使人难以忍受。接着诗人便直抒胸臆:“老病摧颓可堪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和环境的憎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行人走在落日之下,扬起了漫天的尘埃。而那马儿却在漫长的道路上,不停地喘气,流下了鲜血。这些细节描写更加具体地表现了边关的艰苦和恶劣。

最后两句,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写景抒情,那就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希望摆脱这恶劣的环境,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他想象着在远离战火的古代边关,人们穿着皮衣,骑着毛驴,一边高歌,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秋日边关图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