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八九月,秋叶日夜凋。
两山各峥嵘,气与秋争高。
天亦念幽绝,芬芳托孤标。
要令列仙臞,一洗桃李骄。
往往遣暗香,时时入高飙。
绿叶未改色,微黄澹烟梢。
可爱不可名,模写徒自劳。
向来蜡梅花,相去无丝毫。
但恨此花迟,不借春雨膏。
尚可配精蕊,傲霜分两豪。
金钱不知数,狼藉蒙讥嘲。
可怜贵人家,渍蜜纷煎熬。
坐令林下姿,半入金猊焦。
闺房漫脂泽,此恨何由消。

【赏析】

《木犀方花一首》,是诗人在西湖观赏木犀花时有感而作的咏物诗,也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

“西湖八九月,秋叶日夜凋。”起句写时间,点出观花季节。“木犀”即桂花,是西湖著名的特产。“八九月”指秋季,此时桂花盛开,满城飘香。“秋叶”则指树叶,因秋天到了,树叶由绿变黄,逐渐凋落,所以诗人说“日夜凋”。

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深意。它表明诗人是在八月(农历七月)末到九月初这段时间内赏花的。这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同时,诗人通过“秋叶”的凋零,暗示了作者对世事沧桑、人生易老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二句“两山各峥嵘,气与秋争高。”写山势峻峭,气势不凡。“峥嵘”,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形态奇特。这里用来形容西湖周围的两座山(孤山和宝石山),它们各自矗立着高大雄伟的身躯,与秋天的气息相抗衡,显得格外高傲。

第三句“天亦念幽绝,芬芳托孤标。”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和姿态。这里的“天”指的是大自然,它对幽静的环境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怀念。而桂花的芬芳,就像是它的孤独之标,独自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第四句“要令列仙臞,一洗桃李骄。”诗人以“列仙”自比,表达自己追求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列仙”是指那些隐居山林、超然物外的仙人,他们远离红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而“桃李娇媚”则是对世俗浮华生活的一种贬斥,表示诗人不愿沾染其中。

第五句“往往遣暗香,时时入高飙。”继续描述桂花的香气如何飘散在空气中。“暗香”是指桂花的香气不易被察觉,需要仔细感受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高飙”则是指高空中的清风,它能够将桂花的香气吹拂到更远的地方。诗人用“往往”、“时时”这两个词语,强调了桂花香气的持久性和传播力。

第六句“绿叶未改色,微黄澹烟梢。”这是对桂花花朵的描述。虽然叶子已经变黄,但桂花的花朵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颜色,只是略微泛黄而已。这种淡淡的黄色,如同烟雾般缥缈不定,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第七句“可爱不可名,模写徒自劳。”诗人用了一个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出来。他尝试去描绘桂花的美丽,但却发现这样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真正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能用心去感受。

第八句“向来蜡梅花,相去无丝毫。”诗人提到了另一种花卉——蜡梅花。他比较了桂花与蜡梅花的不同之处,认为两者相差甚远,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这里的“无丝毫”表示了两者之间的极大差距。

第九句“但恨此花迟,不借春雨膏。”诗人感叹桂花生长得太慢,无法借助春天的雨水来滋润。春雨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它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然而,桂花却无法利用春雨的力量来加速自己的成长,这使诗人感到遗憾。

第十句“尚可配精蕊,傲霜分两豪。”诗人认为桂花虽晚开,但它的花朵仍然美丽动人。虽然它不能与早开的花朵相比,但它仍然能够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来傲视群芳。这里的“傲霜”是指桂花能够在严寒的冬季中绽放,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分两豪”则是指桂花的花期与其他花卉不同,它通常在秋季开始开花,持续到冬末春初。这使得它成为秋季的代表花卉之一。

第十一至十四句“金钱不知数,狼藉蒙讥嘲。”诗人感叹金钱之多难以计数。这里用“金钱”比喻数量庞大的事物或人群。诗人觉得这些金钱太多太杂乱,让人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可笑。“讥嘲”则是指嘲笑和讽刺的意思。诗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观点或行为受到了别人的质疑和嘲笑。

第十五至十六句“可怜贵人家,渍蜜纷煎熬。”诗人同情那些贫穷人家的处境。他们辛苦劳作,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然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这里的“渍蜜”是指浸泡蜂蜜的过程,象征着辛勤劳动和付出。而“煎熬”则是指长时间的折磨和苦难。

第十七句“坐令林下姿,半入金猊焦。”“金猊”是一种古代的香炉,形状像狮子一样威猛雄壮。诗人用这个意象来比喻那些被金钱和地位所困扰的人们。他们虽然拥有华丽的外表和高贵的地位,但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却是无法摆脱的。这里的“焦”字用来形容他们承受的压力和困境。

最后两句“闺房漫脂泽,此恨何由消。”诗人感叹闺房之中弥漫着脂粉之气。这些气味代表着女性的娇媚和诱惑,但同时也隐藏着她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闺房中的人们或许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和宠爱的目光,但他们的心却常常被忧愁和怨恨所困扰。这种恨意又该如何消除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无奈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