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邈何许,仿佛在中天。
弱水不可渡,况乃风引船。
六鳌戴三山,来此知何年。
上有百尺楼,缥缈翔飞烟。
平生持巨钓,一举遂可连。
以手控六鳌,于此相周旋。
可恨世俗眼,未识方壶仙。
绝境不可到,望望空惘然。
【注释】
控:抓住,控制。鳌(áo):传说中的动物,形似龟,长颈长尾,能负山。三山:即瀛洲、方丈、蓬莱三座神山,是神话中海中的仙山。缥缈:形容烟雾飘渺,隐隐约约地浮动着。方壶:古代传说中的盛水之器,这里指方壶山。方壶: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指蓬莱。惘然:失意的样子,怅惘。
【译文】
神仙何在何其远?仿佛在天中间悬。
弱水不能渡,何况还有风引船?
六只大鳌背负三座山,来此不知是何时?
上有百尺高楼,烟雾缥缈翔飞烟。
平生持巨钓,一钩可连千钧重。
以手抓六只大鳌,周旋于其间不放松。
可惜世俗之人眼,不识方壶为神仙。
绝境不可到,望着它空自惆怅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望海的诗。诗的开头两句说:“神仙邈何许,仿佛在中天。”“邈”通“邈”,遥远的意思。“中天”,天上的中心。这两句说神仙究竟在哪里呢?似乎就在眼前。接着诗人写到神仙居处:“弱水不可渡,况乃风引船。”意思是说神仙居住之处的水深不可测,而且还有风把船吹得团团转,根本无法渡过去。这两句是说神仙居住之地高峻莫测,难以企及。
第三联说:“六鳌戴三山,来此知何年?”意思是说有六个大鳌背负了三座神山来到这里,我们怎么知道是哪一年来到的。这两句是说六只大鳌背负三座神山来到人间,具体是哪一年来到的呢?诗人无从知道。
第四联写登临所见:“上有百尺楼,缥缈翔飞烟。”意思是说楼上有一百尺高,烟雾缭绕,飘飘荡荡。这两句是说登上楼阁时看到的情景。这两句写登临所见,表现了海市蜃楼的奇观和仙人居处的神秘。
第五联写仙人捕鱼:“平生持巨钓,一举遂可连。”意思是说诗人自己曾经用巨大的钓竿钓鱼,一次就可以钓上许多鱼。这两句是说诗人以前用巨大的钓竿钓鱼的情景,表明诗人有丰富的渔猎生活。这两句是说自己以前曾用巨钓钓鱼,一次就能钓上许多鱼,说明他很有本事。但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他的捕鱼技艺,而是从侧面烘托出他的本领。
第六联写仙人的游历:“以手控六鳌,于此相周旋。”意思是说诗人用手抓住了六只大鳌,和他们在一起游玩。这两句是说诗人用手抓住了六只大鳌,和他们在一起游玩,表现了诗人与仙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第七联写仙人感叹世事:“可恨世俗眼,未识方壶仙。”意思是说可悲的是世人的眼睛太狭隘,没有见识到仙人的神奇所在啊!这两句是说可惜世间的人眼光短浅,没有认识到仙人的神奇所在。“方壶”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两句是说可恨的是世人的眼光太狭隘,没有认识到仙人的神奇所在。这两句是对世人的批评,也是对作者自己的鞭策。
第八联写诗人对仙境的憧憬:“绝境不可到,望望空惘然。”意思是说仙境是那么美妙,却永远也到不了,只能远远地眺望着而感到惆怅。这两句是写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临海边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写仙人的神奇所在,抒发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无限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