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五月榴花红,江西三月满花丛。
东花窘束少态度,西花重叠红蒙茸。
谁剪燕支山下草,乞与殷红照林杪。
移栽我欲过江东,衔子鸿鹄今成空。
红巾半蹙为谁苦,芳心何止千重重。
试遗红妆歌一曲,此花此曲何由逢。
春光都无十日事,不成夜雨还朝风。
红芳莫遣忽飞去,断肠烟雨空溟蒙。
【注释】:
- 千叶石榴盛开为赋一诗:千叶石榴,即石榴花。盛开时,满园都是红色。
- 江东五月榴花红,江西三月满花丛:指江南地区和江北地区的石榴树,分别在五月和三月开花。
- 东花窘束少态度,西花重叠红蒙茸:指江东地区(江苏)的石榴花,花朵紧凑;而西边的石榴花则层层叠叠,色彩艳丽。
- 谁剪燕支山下草,乞与殷红照林杪:燕支山,位于山西代县,出产的丹砂可以用来染红。这里的“殷红”指的是红色的颜料,用来形容石榴花的颜色鲜艳夺目。
- 移栽我欲过江东,衔子鸿鹄今成空:想要把移植过来的石榴花移到江东地区,但现在却只能看着它飞走,因为鸿鹄已经飞走了。这里以鸿鹄比喻自己的抱负或理想,但最终无法实现。
- 红巾半蹙为谁苦,芳心何止千重重:形容石榴花的花瓣层层叠叠,如同女子的发髻一般,让人感到痛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 试遗红妆歌一曲,此花此曲何由逢:试着唱一首赞美石榴花的歌曲,但这首曲子似乎再也找不到了,因为它们已经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 春光都无十日事,不成夜雨还朝风:春天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然后就到了夏天。而夜晚的雨水和早晨的风也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 红芳莫遣忽飞去,断肠烟雨空溟濛:不要让美丽的石榴花突然飞走,因为它们的美丽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然而,一旦失去了它们,整个景象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通过对石榴花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全诗共八句,每句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喜爱和对其命运的感叹。
诗人以“千叶石榴盛开为赋一诗”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即咏石榴。随后,他详细描述了江东、江西两地的石榴花的特点,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江东石榴花的繁密和热烈以及西边石榴花的娇艳和丰满。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石榴花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欣赏。
诗人以“谁剪燕支山下草,乞与殷红照林杪”一句转折,将话题引向对石榴花的描写。这里的“燕支山”指的是著名的产丹砂地,而“殷红”则形容了丹砂的颜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石榴花的色彩鲜艳,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人以“移栽我欲过江东,衔子鸿鹄今成空”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和现实的差距。他原本想将移植过来的石榴花移到江东地区,但现在却只能看到它飞走。这种无奈和失落感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诗人通过“红巾半蹙为谁苦,芳心何止千重重”两句表达了对石榴花的同情和怜惜。他认为石榴花的花瓣层层叠叠,如同女子的发髻一般,让人感到痛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人以“试遗红妆歌一曲,此花此曲何由逢”两句收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慨。他尝试着唱一首赞美石榴花的歌曲,但这首歌似乎再也找不到了,因为它们已经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以石榴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