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携家无窟穴,晚得一邱藏曲折。
今朝日出天色佳,拄杖来看山顶雪。
青山叠叠几十峰,桃竹班班三百节。
山晴颜色看转好,老健脚力殊未竭。
出门暮色尚馀霞,步到江亭已生月。
归来附火却关门,茶熟诗成意良悦。
客有劝我勿作诗,奈此江山两奇绝。
扪须仰面看屋梁,心自知之口无说。
天将此段付诗人,世间那有闲风月。
雪后步至江亭
老人携家无窟穴,晚得一邱藏曲折。
今朝日出天色佳,拄杖来看山顶雪。
青山叠叠几十峰,桃竹班班三百节。
山晴颜色看转好,老健脚力殊未竭。
出门暮色尚馀霞,步到江亭已生月。
归来附火却关门,茶熟诗成意良悦。
客有劝我勿作诗,奈此江山两奇绝。
扪须仰面看屋梁,心自知之口无说。
天将此段付诗人,世间那有闲风月。
注释:
- 老人携带家眷无处可安身,晚年才找到一个幽静的去处。
-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天气很好,拄着拐杖来到山顶欣赏雪景。
- 青翠的群山连绵不断,山峰上长满了桃花和竹子。
- 天气晴朗时景色更加美丽迷人,虽然年迈但仍有强健的脚力。
- 夕阳西下时余晖洒满大地,我走到江边的亭子,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
- 回到屋内点起火来煮茶,一边品茶一边吟诗,心情十分愉快。
- 有人劝我不写诗,因为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了。
- 我抬头仰望屋梁,心中明白自己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感受。
- 上天把美好的风景赋予了诗人,世界上哪有悠闲欣赏风花雪月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雪后步至江亭》的诗句翻译与赏析。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表达了作者在雪后的美景中漫步至江亭,感叹人生短暂、岁月如梭的感慨。
“老人携家无窟穴”,描绘了老人带着一家人寻找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场所,而这个角落正好被雪覆盖,成为他们暂时的栖身之所。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期待。
“晚得一邱藏曲折”,意味着他们在大雪之后找到了一个隐藏的地方,这个地方曲折迂回,仿佛是大自然为他们准备的一个避风港。这里的“曲折”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雪地的形态,也暗示了他们的困境。
“今朝日出天色佳”,描绘了太阳升起时的美景,阳光照耀下的雪地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佳”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拄杖来看山顶雪”,描述了作者拄着拐杖走到山上,欣赏着山顶的积雪。这里的“拄杖”二字既表现了作者的身体状态,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青山叠叠几十峰”,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叠嶂,层层叠叠,宛如绿色的海洋。这里的“叠叠”二字形容了山峰的层次感,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桃竹班班三百节”,描述的是近处的桃花和竹子,它们交错生长,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班班”二字形容了桃花和竹子的数量之多,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山晴颜色看转好”,描绘了山色转好的景象,阳光照射下的山峦色彩变得更加丰富。这里的“转好”二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喜悦和赞叹。
“老健脚力殊未竭”,表达了尽管年老体弱,但仍然能够保持健康的脚力,没有感到疲惫。这里的“殊未竭”二字强调了身体的坚韧不拔。
“出门暮色尚馀霞”,描述了出门时黄昏时分余晖映照的景象,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里的“馀霞”二字形容了夕阳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步到江亭已生月”,描绘了从江亭出发,夜色渐浓的情景。这里的“生月”二字形容了月光的出现,也表达了夜晚的到来。
“归来附火却关门”,描述了回到家中点起火炉取暖,关上门的动作。这里的“附火”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取暖的场景,也传递了家的温暖。
“茶熟诗成意良悦”,描绘了煮茶和吟诗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这里的“茶熟”二字表示茶已经煮好了,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而“诗成”则表达了创作诗歌的喜悦。
“客有劝我勿作诗,奈此江山两奇绝”,描述了客人劝止作者不要写作,因为这里的江山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里的“江山两奇绝”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赞叹,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岁月流转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