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方燎湿薪,四座围诸孤。
可怜玉雪姿,不受蛇豕污。
须臾有健卒,提刀血模糊。
声言杀稿砧,忧愤搅郁纡。
抚掌发浩叹,陨越不复苏。
夫义妇亦烈,此事知久无。
自古肉食者,未必非奸谀。
生无骨鲠资,含死馀金珠。
石麟高嵯峨,丰碑树龟趺。
生无征战功,祁连巧规摹。
谁知草棘中,高义属竖儒。
蔡琰既两聘,生子留单于。
晚岁遭阿暪,爱惜存微躯。
蔚宗作佳传,浪与烈女俱。
世无采诗官,盛事恐湮芜。
子死不足惜,会当逢董狐。
悼友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迁居洛阳(唐穆宗长庆初,因避讳改称洛州人)。唐朝宰相,李绛第三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历任县尉、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终官尚书左丞。文学上主张”文质彬彬”,反对当时浮艳的文风;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浅近通俗。有《乐府新题》15首传世,其中最著名的为《悯农二首》。其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
译文:
时方燎湿薪,四座围诸孤。
可怜玉雪姿,不受蛇豕污。
须臾有健卒,提刀血模糊。
声言杀稿砧,忧愤搅郁纡。
抚掌发浩叹,陨越不复苏。
夫义妇亦烈,此事知久无。
自古肉食者,未必非奸谀。
生无骨鲠资,含死馀金珠。
石麟高嵯峨,丰碑树龟趺。
生无征战功,祁连巧规摹。
谁知草棘中,高义属竖儒。
蔡琰既两聘,生子留单于。
晚岁遭阿暪,爱惜存微躯。
蔚宗作佳传,浪与烈女俱。
世无采诗官,盛事恐湮芜。
子死不足惜,会当逢董狐。
注释:
- 时方燎湿薪:此时正值烧湿柴的时候。
- 四座围诸孤:四周的人围聚着孤儿寡母。
- 可怜玉雪姿:可惜他们的美貌如玉似雪。
- 不受蛇豕污:不被邪恶之物玷污。
- 须臾:片刻之间。
- 提刀血模糊:拿着刀在血迹模糊中砍杀。
- 声言:声称。
- 忧愤搅郁纡:忧愤纠结,心情郁闷。
- 抚掌发浩叹:抚摸着手掌发出浩叹。
- 陨越不复苏:悲痛欲绝,无法复苏。
- 夫义妇亦烈:丈夫也有高尚的节操。
- 此知久无:这种事情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 自古肉食者:自古以来吃肉的人。
- 未必非奸谀:未必不是奸诈谄媚的人。
- 生无骨鲠资:生前没有骨鲠之才。
- 含死馀金珠:指死后遗留下珍贵的遗物。
- 石麟高嵯峨:石头上的麒麟高耸入云。
- 丰碑树龟趺:丰碑矗立,像乌龟的背壳一样。
- 祁连巧规摹:巧妙地模仿了祁连山的雄伟景象。
- 谁知草棘中:谁能想到草丛荆棘中也有这样的英雄壮举。
- 蔡琰既两聘:蔡琰被两个国君征召。
- 生子留单于:留下了一个儿子留在匈奴的单于身边。
- 晚岁遭阿暪:晚年遭遇猜忌。
- 爱惜存微躯:珍惜自己的生命,保全残躯。
- 蔚宗作佳传:班固作《汉书》,记载了他的事迹。
- 世无采诗官:世上没有专门负责收集民歌的官员。
- 盛事恐湮芜:这些伟大的事迹可能被遗忘。
- 子死不足惜:儿子死了不值得惋惜。
- 会当逢董狐:一定会遇到公正无私的史官,如实记录历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全诗分为三部分,分别描述了朋友的悲惨命运、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忧虑,以及对公正无私的历史记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