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
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
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译文
我观察所有的佛陀弟子,他们都把妄想当作真实。
不知道有无妄想,一切都是虚假的。
误以为有就是真的,哪里知道根本就没有。
就像人们有很多欲望和需求,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有所作用。
身体的各种活动和感觉都有各自的形象。
耳朵想要听到声音,只要有耳朵就能听到声音。
弦乐器、匏乐器、笙和箫等乐器,都有各种不同的音调。
虽然开始演奏一首曲子,但是所有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这个时候的人们,只了解声音而不了解耳朵。
所有的音乐声停止的时候,寂静无声。
闭上眼睛去听,没有可以听到的声音。
在这个时候的人们,只了解自己的耳朵而不了解声音。
至于眼睛看颜色,也是像耳朵一样。
认为颜色是有形的存在,所以认为它是有颜色的。
怎么会知道根本就没有颜色呢?更何况是眼睛和睫毛呢?
甚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
身体上所有的毛发都有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走路和坐着,躺下来休息和呼吸。
在有活动的时候,没有哪一刻不是有存在的感觉。
所有的作用都是空的,一点存在都没有。
心灵只会回忆过去的行为,好像在做梦一样。
我曾经拜佛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地看到真理。
就像听到很多的声音,以为是有声音在响动。
如果比不上拜佛学习的,那么菩萨怎么能见到真理。
就像所有的声响都已经消失,一开始就不再听到任何声音。
开始是因为有了妄想情感,才会有这样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