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以北,一骑不驰。
孰窥汉月,燧息烽夷。
塞草春荣,夷氓负犁。
九州万井,风恬俗怡。
血属相保,母父子妻。
既续厥嗣,亦活黄莱,几亿万年。
维德所施,礽云来睇。
天之报之,寿之福之。
劫尘可数,此报何期。
榆关以北,一骑不驰。
榆关是古代的边关,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这里指的是边关以南地区,一马也难以奔驰。
孰窥汉月,燧息烽夷。
谁偷走了汉代明月,燧火熄灭了边塞烽火。
塞草春荣,夷氓负犁。
边疆的草地春天繁盛,边民扛起犁头耕耘。
九州万井,风恬俗怡。
整个华夏大地,风和日丽风俗淳美。
血属相保,母父子妻。
亲人互相照顾,母亲、丈夫、妻子相互依偎。
既续厥嗣,亦活黄莱,几亿万年。
继续延续自己的后代,也养育着黄河两岸的儿女,几千年过去了。
维德所施,礽云来睇。
这是上天对德政的报答,天赐祥云带来吉祥。
天之报之,寿之福之。
这是上天给予的奖赏,长寿和幸福。
劫尘可数,此报何期。
灾祸的尘埃可以数清,这种恩惠何时才能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时宰生日乐章七首其七 榆中》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写边关风光,表达了对国家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榆关以北,一骑不驰。”榆关北是边关,这里指的是边关以南地区,一马也难以奔驰。这句诗描绘出边关以北地区的荒凉与寂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孰窥汉月,燧息烽夷。”谁偷走了汉代明月,燧火熄灭了边塞烽火。这句诗通过对比汉代和现代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塞草春荣,夷氓负犁。”边疆的草地春天繁盛,边民扛起犁头耕耘。这句诗描绘了边关以南地区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边民勤劳朴实的品质。
“九州万井,风恬俗怡。”整个华夏大地,风和日丽风俗淳美。这句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赞美了人民的淳朴善良。
“血属相保,母父子妻。”亲人互相照顾,母亲、丈夫、妻子相互依偎。这句诗强调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人们对亲情的珍视。
“既续厥嗣,亦活黄莱,几亿万年。”继续延续自己的后代,也养育着黄河两岸的儿女,几千年过去了。这句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
“维德所施,礽云来睇。”这是上天对德政的报答,天赐祥云带来吉祥。这句诗表达了对上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德政带来的美好景象。
“天之报之,寿之福之。”这是上天给予的奖赏,长寿和幸福。这句诗强调了德政的回报,也赞美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此报何期。”灾祸的尘埃可以数清,这种恩惠何时才能到来?这句诗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