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良牸不当车,特为人间作好酥。
馀湩尚供肥犊子,小奁先入太官厨。
邺中鹿尾空名目,吴地莼羹谩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知谁可作醍醐。
天启惠酥,
金城良牸不当车,特为人间作好酥。
馀湩尚供肥犊子,小奁先入太官厨。
邺中鹿尾空名目,吴地莼羹谩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知谁可作醍醐。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各种食物来表达作者的感慨和期望。
- 金城良牸(bié):指金城的优质牛。不当车:不用于驾车。
- 余湩(fèi):剩下的奶。
- 小奁(lián):小盒子。太官(tài guān):古代皇宫中的厨师或官员。
- 邺(yè)中鹿尾: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的鹿尾巴。
- 吴地莼羹(chún gēng):江南地区的莼菜汤。
- 醍醐(tí hú):乳酪的精华,比喻最好的人或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各种食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首句“天启惠酥”,以天启之年,赐福于人间的美味——酥饼作为开篇,既点题又描绘了当时人们对美食的期待。接下来,诗人分别描述了酥饼、奶、犊子、莼羹等食物,这些食物各有特色,也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其中,“邺中鹿尾”与“吴地莼羹”两句,分别代表了北方与南方的食物文化,展示了地域差异带来的独特风味。然而,尽管这些食物各具特色,却难以比拟“君家好兄弟”这样的优秀人物。最后一句“不知谁可作醍醐”,表达了对于优秀人才的渴望,希望能有如醍醐般的人物出现,引领时代前行。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既有对美食的赞美,又有对优秀人物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