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珍馔一时无,尚见休文谢北酥。
陶瓮解汤香出屋,铜铛掠面乳供厨。
中都价重无钱买,京兆书迟怪路迂。
闻道加餐最肥泽,异时烦与致醍醐。

【注释】

  1. 天启:指天启年间,是明代中期。惠酥:指一种食品,以猪油、白肉、葱、蒜等为原料制成的佳肴。
  2. 南朝珍馔:指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的美食。
  3. 休文:南朝梁人谢朓,字休文。谢朓是南朝文学家,也是美食家,他擅长烹饪。北酥:北朝时期(公元534年-581年)的美食。
  4. 陶瓮:陶制的容器。解汤:把汤从陶瓮中倒出来。出屋:从屋内倒出。
  5. 铜铛:铜质的锅。掠面:把面团擀平后用刀刮过。乳供厨:用来做菜的乳。
  6. 中都:指洛阳,当时的都城。价重:价格昂贵。
  7. 京兆:指唐代长安城内的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书迟:指写信迟缓,耽误了时间。怪路迂:埋怨路途遥远。
  8. 加餐:指进餐时加菜。肥泽:肥美的样子。
  9. 醍醐:牛奶炼出的脂肪,味美,营养价值高。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北朝至唐代间人们饮食的变化和对美食的追求。诗中的“天启”是指天启年间,也就是明代中期,当时的食物制作已经相当讲究了。
    第一句“南朝珍馔一时无”,指的是南朝时期的美食在当时已经很难见到了。这一句突出了南北朝至唐初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句“尚见休文谢北酥”,说的是虽然现在很难再见到南朝时期的美食,但仍然可以品尝到北朝时期的美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四句描述了当时人们如何制作美食。“陶瓮解汤香出屋”,指的是将烧好的汤倒入陶瓮中,香气四溢;“铜铛掠面乳供厨”,则是用铜锅烙饼,乳状的面食成为了厨房中不可缺少的美食。这两句展现了当时的烹饪技艺和食材选择。
    第五、六句“中都价重无钱买,京兆书迟怪路迂”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食的重视程度,以及交通不便导致的物价上涨。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关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后两句“闻道加餐最肥泽,异时烦与致醍醐”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人们能够更加珍惜食物,同时也会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够品尝到更加美味的食物。
    这首诗通过对南北朝至唐初时期人们饮食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向往。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也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