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遥知会葬车千两,絮酒淋漓卧冢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和王季海正言父宣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第一句:“三世儒科独隐沦”,这里的“儒科”指的是儒家学问或者儒学科举,而“隐沦”表示隐居不仕,不被世人所理解或赏识。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祖辈三代都是以儒家学者的身份出现,但最终都选择了隐居生活,不为世人所知。

第二句:“功名岂必在吾身”,意思是说,追求功名并不一定非要亲自去做,也可以委托给他人去实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功名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个人的直接努力,而是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人来帮助自己完成。

第三句:“早看伯氏囊荷旧”,这里的“伯氏”指的是伯乐,传说中能识别千里马的良师益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年轻时就看到了伯乐(即好的老师)能够识别出自己的才华。

第四句:“晚喜郎君谏草新”,这里的“郎君”是指年轻的后学。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晚年时很高兴看到有年轻的后学能够提出新颖的建议和批评。

第五句:“绛县人存疑甲子”,绛县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地名,甲子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历史的怀疑,认为自己的家族历史并不清晰,存在疑问。

第六句:“论衡书就困庚辛”,这里的“论衡”是汉代的一种著作,名为《论衡》,作者是王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著作已经写成了《论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第七句:“遥知会葬车千两”,这句话的大意是说,通过别人告诉我的消息,知道我的葬礼需要用车一千辆来运送。这里可能是夸张的说法,表示葬礼的规模很大,或者是对自己一生的感慨。

第八句:“絮酒淋漓卧冢麟”,这里的“絮酒”是一种用酒糟发酵制成的食品,“卧冢麟”则可能是指躺在坟墓上像麒麟一样安详的样子。整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自己虽然去世了,但是在坟墓上仍然保持着一种宁静安详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涣对自己的人生和遭遇的一种感慨和总结。从字面上看,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功名和历史的态度和认知。其中,既有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于后学成长的欣慰;既有对历史的怀疑,也有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