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
献粣聊将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苏。
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顶疑尝释氏醐。
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
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 —— 在旧的一年结束,用粮食作为代替酒来赠与邦衡(指李邦衡)。
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狸 —— 李邦衡写了诗回应我的赠别,并送来了一只小狐狸。
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 —— 我怎么能和那些只会喝酒的酒徒相提并论呢?即使是用薄酒,我也感到惭愧于校尉的厨房里。
献粣聊将追粔籹 —— 用一些粮食来表示对李邦衡的尊敬之情。粣即谷类食品。
餔糟只欲伴屠苏 —— 用一些酒糟,希望能和屠苏酒一起享用。
削肌知自何人手 —— 知道这个酒坛是出自谁的手。
灌顶疑尝释氏醐 —— 这酒的味道像极了佛家所说的醍醐味。
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 —— 李邦衡一定允许我寻找花朵,询问柳树,不敢推辞携带酒杯再提起壶。
【注释】
①粣:谷类食品,也指粮食。
②粔(xǐ)籹:古代祭祀用的谷物。
③薄酿:少的酒。
④“校尉”句:指李邦衡曾任淮南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⑤餔(chī)糟:酒糟。
⑥筳(fù):古代盛酒或肉用的竹器。
⑦“必许”句:指李邦衡答应我去寻找花,询问柳树。
⑧“敢辞”句:指李邦衡不会推辞让我提着酒壶来饮酒。
⑨“释氏”句:释迦牟尼在涅槃时,曾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里用它来比喻好酒。
赏析:
此首诗是作者送别李邦衡而作。李邦衡任淮南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作者对他十分敬重,所以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一句“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意思是在新的一年来临之时,我用粮食代替美酒吧送给你。这里的粣就是粮食的意思。
第二句“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狸”,意思是李邦衡写了诗回应我的赠别,并送来了一只小狐狸。这里的牛尾狸是一种珍贵的宠物动物。
第三句“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意思是我怎么能和那些只会喝酒的酒徒相提并论呢?即使是用薄酒,我也感到惭愧于校尉的厨房里。这里的习池是指酒徒,校尉则是掌管军务的人。
第四句“献粣聊将追粔籹”,意思是用一些粮食来表示对李邦衡的尊敬之情。粣就是谷类食品,也是粮食的意思。
第五句“餔糟只欲伴屠苏”,意思是用一些酒糟,希望能和屠苏酒一起享用。
第六句“削肌知自何人手”,意思是知道这个酒坛是出自谁的手。
第七句“灌顶疑尝释氏醐”,意思是这酒的味道像极了佛家所说的醍醐味。
第八句“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意思是李邦衡一定允许我寻找花朵,询问柳树,不敢推辞携带酒杯再提起壶。这里的花柳和榼都是用来喝酒的器具。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邦衡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