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湖光似镜平,蜿蜒得得导舟行。
从来仕路风波恶,却是江神不世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
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首先看第一句:“万顷湖光似镜平”。这里用镜子来形容湖面,写出湖光的明亮、平静,也写出了湖面的广阔;“万顷”是形容湖面的面积大,“似镜平”是形容湖面的平静、明亮,写出了湖面的宽广,同时也写出了湖水的明净,这一句是写景色,为后面抒发情感做铺垫。
其次看第二句:“蜿蜒得得导舟行”。这是描写湖面上的情景,“蜿蜒”是形容曲折、弯弯曲曲地行进,“得得”形容舟行的声音悠扬动听,写出了船在水中行进的样子,写出了湖面的宽阔。
再次看第三句:“从来仕路风波恶”。这一句是说自古以来官场都是充满了风波险恶,暗指仕途的艰辛与危险。
最后看第四句:“却是江神不世情”。这一句是说尽管官场充满了风波险恶,但江神依然保持着它的本性,即不拘泥于世俗,保持自己清正的品质,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
【答案】
过邬子湖
万顷湖光似镜平,蜿蜒得得导舟行。
从来仕路风波恶,却是江神不世情。
注释:
万顷:形容面积广,无边无际。
万顷湖光似镜平:湖光像镜子一样明净。万顷,形容面积广大无边。
蜿蜒:曲折。
得得:水波荡漾的声音。
却:反而。
江神:江中的神灵。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之景入笔,起笔便将诗人的视野引向浩渺的湖面。“万顷湖光似镜平”、“蜿蜒得得导舟行”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对湖光进行了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湖光图卷。诗人在这里没有直接描绘出自己的心情,而是让读者通过对这幅画面的欣赏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接下来,诗人又把视线转向了人生的道路,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从来仕路风波恶”一句道出了官场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然而,在诗人看来,即使官场充满了风波险恶,但江神依然保持着它的本性,即不拘泥于世俗,保持自己清正的品质,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