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无着本来空,应供随缘处处同。
偶向石间留个影,一轮秋日碧潭中。
【注释】
罗汉影:指佛的影子,佛教认为佛有影子,但非真实之物。
法身无着本来空:法身是佛的本然状态,没有固定的形体和依托,所以称为“无着”或“不著”。
应供随缘处处同:佛的法身无处不在,随时都在。
偶向石间留个影,一轮秋日碧潭中:佛影出现在石头上,就像秋天的太阳在碧绿的水潭中。
【赏析】
这首诗以写佛影为题,意蕴深厚,耐人寻味。首二句点出“法身”,即佛的法身,无着本来空。“法身”一词,在佛教经典中多处出现。“空”字,更是佛学的关键词,佛学中的“空”,与儒家、道家所讲的“空”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性、普遍性,不是对现实的否定或消解,而是要求我们超越现实,达到一种超脱境界。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的崇敬之情——佛就是无着本来空的法身。
第三句“应供随缘处处同”,进一步展开说明佛的法身无处不在。佛教讲究随缘,随缘而动,随时随地都能体现佛法。佛的法身无处不在,随时都能显现,这就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处处保持一颗清净的心,随时随处都能体现佛的智慧。
最后一句“偶向石间留个影,一轮秋日碧潭中”,则通过描写佛影出现在石头上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佛无处不在的特点。佛影出现在石头上时,就像秋天的阳光洒在碧绿的水潭中,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这种场景既具有画面感又具有诗意,使读者仿佛能看到佛的影子在石头上留下的那一抹光影,感受到佛的慈悲与智慧。
这首诗通过对佛法身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佛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