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鼎臲卼奸人窥,孰谋国者如儿嬉。陷阱弗设延虎貔,虓阚搏噬婴者摧。
群公奔溃不敢谁,卞公力疾起督师。谓事迫矣奚生为,以肉喂虎吁可悲。
公则死矣二子随,伟哉忠孝萃一时。维公忠义天所资,向来谋国如蓍龟。
不用吾言至于斯,为社稷死则死之。冶城之麓江之湄,荒冢突兀馀丰碑。
半生读史长歔欷,拜公之坟涕沾颐。死者可作吾谁归,嗟哉江左固多士。
往往所欠惟一死,元规儿辈何足罪。王公偪仄石头里,气息奄奄有如泉下鬼。
苏武之节不如是,视公胡不颡有泚。男子之死一言耳,死而不亡公父子。

注释:

  1. 晋鼎臲卼奸人窥,孰谋国者如儿嬉。陷阱弗设延虎貔,虓阚搏噬婴者摧。
  2. 群公奔溃不敢谁,卞公力疾起督师。谓事迫矣奚生为,以肉喂虎吁可悲。
  3. 公则死矣二子随,伟哉忠孝萃一时。维公忠义天所资,向来谋国如蓍龟。
  4. 不用吾言至于斯,为社稷死则死之。冶城之麓江之湄,荒冢突兀馀丰碑。
  5. 半生读史长歔欷,拜公之坟涕沾颐。死者可作吾谁归,嗟哉江左固多士。
  6. 往往所欠惟一死,元规儿辈何足罪。王公偪仄石头里,气息奄奄有如泉下鬼。
  7. 苏武之节不如是,视公胡不颡有泚。男子之死一言耳,死而不亡公父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晋朝的灭亡,表达了对忠诚、孝道和牺牲精神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8. 晋鼎臲卼奸人窥,孰谋国者如儿嬉。
    译文:晋朝的鼎中充满了奸诈的人,谁能像孩子一样嬉戏呢?
    赏析:这里的“晋鼎”指的是晋朝的政权,而“臲卼”则是形容奸诈的人在权力中心活动的情况。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晋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
  9. 陷阱弗设延虎貔,虓阚搏噬婴者摧。
    译文:如果没有设置陷阱让老虎和貔貅来吃,那么被攻击的对象就会被消灭。
    赏析:这里用“延虎貔”和“虓阚搏噬”来形容晋朝的政治环境,暗示了当时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而“婴者摧”则意味着被攻击的目标会被消灭。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晋朝政治斗争的担忧。
  10. 群公奔溃不敢谁,卞公力疾起督师。
    译文:所有的大臣都逃跑得没有地方可以去,只有卞公不顾自己的病重,仍然起来督战。
    赏析:这里的“群公”指的是朝中的大臣们,他们因为害怕战争而纷纷逃离战场。而“卞公力疾起督师”则表现了卞公不顾自己的病重,仍然坚持指挥军队的勇气和决心。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赞扬了卞公的忠诚和勇敢。
  11. 谓事迫矣奚生为,以肉喂虎吁可悲。
    译文:说事情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还要去做什么呢?喂虎吃人来真是太悲哀了。
    赏析:这里的“奚生”可能指的是那些只顾自己的人,而“喂虎吃人”则是形容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的行为。诗人通过这个意象,批评了那些只顾自己而不顾及他人的行为,强调了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
  12. 公则死矣二子随,伟哉忠孝萃一时。
    译文:如果公死了,那他的两个儿子也会跟着去,真是忠孝并集啊!
    赏析:这里的“公”很可能指的是卞公,他的两个儿子也参与了战斗。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赞扬了卞公和他的儿子们的忠孝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英勇行为的赞美。
  13. 维公忠义天所资,向来谋国如蓍龟。
    译文:只有您是忠于国家和正义的,您的智慧和才能就像占卜一样准确。
    赏析:这里的“维公忠义天所资”表明卞公是忠于国家和正义的,而“蓍龟”则是古代占卜的工具,象征着卞公的智慧和才能。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赞扬了卞公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忠诚和正义的敬佩。
  14. 不用吾言至于斯,为社稷死则死之。
    译文:如果我的话没有被采纳,那么我愿意为国家而死!
    赏析:这里的“不用吾言”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嘲,表示他的话语并没有被采纳。而“为社稷死则死之”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为国家而死的决心。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15. 冶城之麓江之湄,荒冢突兀馀丰碑。
    译文:在冶城的山麓和江边,荒废的坟墓高高突起,留下了许多丰碑。
    赏析:这里的“冶城之麓江之湄”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故乡的描述,而“荒冢突兀馀丰碑”则表现了故乡曾经的繁荣和现在的荒凉。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叹。
  16. 半生读史长歔欷,拜公之坟涕沾颐。
    译文:我一生中读了太多的史书,常常感慨万千,来到卞公的坟前,泪水湿润了我的脸颊。
    赏析:这里的“半生读史长歔欷”表明诗人一生都在阅读史书,而“拜公之坟涕沾颐”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卞公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卞公的敬仰。
  17. 死者可作吾谁归,嗟哉江左固多士。
    译文:死去的人们可以成为我的归宿,唉,长江以北本来就有很多杰出的人才。
    赏析:这里的“死者可作吾谁归”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无奈。而“江左固多士”则是诗人对自己家乡的一种自豪感和对自己同胞的关爱之情。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态度和对家乡的热爱。
  18. 往往所欠惟一死,元规儿辈何足罪。
    译文:我们常常所缺乏的就是一死的精神,元规的儿子们有什么值得责怪呢?
    赏析:这里的“往往所欠惟一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勇于追求真理和信仰,不惜牺牲生命。而“元规儿辈何足罪”则是诗人对元规家族的一种宽容和理解,认为他们的选择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信仰的坚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态度的看法和对于元规家族的理解。
  19. 王公偪仄石头里,气息奄奄有如泉下鬼。
    译文:王公被困在石头里,生活艰难如同死后的灵魂。
    赏析:这里的“王公偪仄石头里”描绘了王公被困在石头里的困境,而“气息奄奄有如泉下鬼”则是形容王公的生活状况如同死后的灵魂一般。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王公困境的同情和对他的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20. 苏武之节不如是,视公胡不颡有泚。
    译文:苏武坚守节操的精神还不如这样,面对这样的形势你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赏析:这里的“苏武之节不如是”表明苏武坚守节操的精神不及卞公,而“视公胡不颡有泚”则是诗人对卞公的一种劝诫,希望他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感到羞愧。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卞公的劝诫和对其精神状态的关注。
  21. 男子之死一言耳,死而不亡公父子。
    译文:男人的死亡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但他却保全了您父子的生命。
    赏析:这里的“男子之死一言耳”表明男人的死亡只是一句话,而“死而不亡公父子”则是诗人对卞公父子的一种赞美,认为他们在生死关头能够保全卞公的生命。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卞公父子的赞美和对其生死观念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卞公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忠诚、孝道和牺牲精神的颂扬。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担忧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