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覆鸾舆五色章,鸣鞘声肃下儒庠。
佩衿雾集三千子,仪卫星罗十二行。
位列夔龙陪帝圣,经陈戊甲献成王。
元龟象齿方来供,不用论兵政事堂。

驾幸太学

云覆鸾舆五色章,鸣鞘声肃下儒庠。

佩衿雾集三千子,仪卫星罗十二行。

位列夔龙陪帝圣,经陈戊甲献成王。

元龟象齿方来供,不用论兵政事堂。

注释:

  • 《驾幸太学》是一首描绘帝王亲临太学视察的诗作。
  • 第一句:“云覆鸾舆五色章”,描述了銮车覆盖着华丽的云彩,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和威严。
  • 第二句:“鸣鞘声肃下儒庠”,意味着銮车行驶的声音庄严而肃穆,彰显了皇帝巡视太学时的庄重态度。
  • 第三句:“佩衿雾集三千子”,形容众多学子如同云雾般聚集在太学之中,展现了太学的繁荣景象。
  • 第四句:“仪卫星罗十二行”,指的是太学的学生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周围,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 第五句:“位列夔龙陪帝圣”,表达了这些学子能够与历史上著名的贤人并列在一起,共同陪伴着伟大的皇帝,这既是对他们的赞美,也反映了太学的重要性。
  • 第六句:“经陈戊甲献成王”,可能是指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并传授治国安邦的知识给未来的君王,体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七、八句:“元龟象齿方来供,不用论兵政事堂”,这里的“元龟”和“象齿”可能指的是珍贵的器物或人才,而“供”则表示提供或者贡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珍贵的材料或人才将用于重要的事务,而不是用于军事或政治上的争论。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皇帝亲临太学视察的场景。诗中的“云覆鸾舆”、“鸣鞘声肃”、“佩衿雾集”、“仪卫星罗”、“位列夔龙”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和太学的庄重、盛大和荣耀。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对皇权的敬畏,也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同时,诗中的“不用论兵政事堂”一句,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即教育的重要性高于其他领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