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苔经积雨,蟋蟀响庭阴。
不特吟秋苦,长怀警世心。
梭寒闺梦短,衣薄旅愁深。
月冷霜清夜,闲人最赏音。
【注释】
闻蛩:听到蟋蟀鸣叫。
经积雨、庭阴:经过雨水的洗礼,庭院显得幽静。
不特吟秋苦,长怀警世心:不仅为秋天感到痛苦,而且常常怀着警醒世人的心。
梭寒闺梦短,衣薄旅愁深:在寒冷的夜晚,梦中的织布机声和衣物的冷感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孤独。
月冷霜清夜,闲人最赏音:在这寒冷的夜晚,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欣赏这种声音,因为他们更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听到蟋蟀的鸣叫声所引发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闻蛩”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然而,在这个季节里,蟋蟀的鸣叫声却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这是因为蟋蟀的鸣叫声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与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不特吟秋苦,长怀警世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他不仅为秋天的痛苦而感叹,而且常常怀着警醒世人的心。这里的“秋”既指自然界的秋季,也指人生的一种状态。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颈联“梭寒闺梦短,衣薄旅愁深”则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具体描绘。在寒冷的夜晚,梦中的织布机声和衣物的冷感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孤独。这里的“梭”指的是织布机的声音,“寒”则形容夜晚的寒冷。而“衣薄”则形容衣物的薄弱,无法抵挡寒冷的侵袭。这些细节都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孤独。
尾联“月冷霜清夜,闲人最赏音”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个冷清的夜晚,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欣赏这种声音。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欣赏这种声音,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因此,这个“闲人”实际上是对那些已经厌倦世事、懂得生活真谛的人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听到蟋蟀的鸣叫声所引发的感慨和思考。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