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尽窗前桂,三秋过二分。
蛩哀半庭月,雁冷一天云。
静极通诗境,机疏远世群。
写怀因有作,寄似鲍参军。

秋日书怀寄仪父

老尽窗前桂,三秋过二分。

蛩哀半庭月,雁冷一天云。

静极通诗境,机疏远世群。

写怀因有作,寄似鲍参军。

【注释】

老尽:尽是。

三秋:指一年中秋天的三个月。

蛩(qióng)哀:蟋蟀鸣声悲哀凄切。

写怀:抒发胸怀。

因:因为。

机:机缘。

通:领悟。

静极:心境极为宁静。

诗境:诗意的境界。

机疏远世群:远离世俗和人世的烦恼。

“写怀因有作,寄似鲍参军”:因为有所感而有所作,所以像鲍照那样寄诗给仪征刘士章。鲍照,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仪国(今河南开封市)人。曾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建威将军。永明十年(492),随刘子顼入京为太子洗马、司徒行参军等职,后迁尚书驾部郎,太子中舍人,随子顼叛乱兵败被杀。他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鲍”,其文词富丽,善于造句铸辞,开山水诗派之先河,世称“元嘉体”。他的《登庐山香炉峰作》中有“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句子。

赏析:

此诗首联以“老尽窗前桂”起兴,暗寓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颔联“蛩哀半庭月,雁冷一天云”,则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颈联“静极通诗境,机疏远世群”,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然物外的心态,也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追求高洁人格的人生理想;尾联“写怀因有作,寄似鲍参军”,则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高洁境界的具体体现。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追求,既有深沉的哲理性,又有浓厚的艺术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