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役复役役,连山草头赤。千里无寸阴,赫日蒸砂石。
黄尘眯我眼,白汗流我绤。仆羸渴欲死,马瘏喘而瘠。
触热者何人,京华利名客。何如归去卧北窗,桃笙八尺昼梦长。
素琴枕籍书数卷,受用不尽南风凉。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下面是诗句的意思和相应的译文:
役役复役役,连山草头赤。千里无寸阴,赫日蒸砂石。
释义:连续不断的劳役,连山上的草都是红色的。千里之内没有一寸阴凉的地方,太阳炙烤着大地和石头。
译文:连续不断的劳役,连山上的草都是红色的。千里之内没有一寸阴凉的地方,太阳炙烤着大地和石头。黄尘眯我眼,白汗流我绤。仆羸渴欲死,马瘏喘而瘠。
释义:尘土让我的眼睛模糊,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裤。疲惫不堪口渴得几乎要死了,马也因劳累而消瘦。
译文:尘土让我的眼睛模糊,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裤。疲惫不堪口渴得几乎要死了,马也因劳累而消瘦。触热者何人,京华利名客。何如归去卧北窗,桃笙八尺昼梦长。
释义:是谁在炎热中受苦?是那些追求名利的客人们。不如回去躺在北窗下,享受着八尺长的桃木笙,度过漫长的白天梦境。
译文:是谁在炎热中受苦?是那些追求名利的客人们。不如回去躺在北窗下,享受着八尺长的桃木笙,度过漫长的白天梦境。素琴枕籍书数卷,受用不尽南风凉。
释义:抱着素琴,枕着书籍,阅读着数卷经书,感受着无尽的南风凉爽。
译文:抱着素琴,枕着书籍,阅读着数卷经书,感受着无尽的南风凉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炎热中的艰辛生活和内心的渴望。他连续不断的劳役,连山上的草都是红色的。千里之内没有一寸阴凉的地方,太阳炙烤着大地和石头。他的汗水湿透了衣裤,疲惫不堪口渴得几乎要死了,马也因劳累而消瘦。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和辛酸。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是通过对比京华利名客的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回到北方的家中,躺在北窗下,享受着八尺长的桃木笙和南风带来的凉爽。这种对比和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他们的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种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