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虎卧白云关,谁念穷猿失故山。
野客已拚花自落,道人今与鹤俱还。
厖眉皓首双松老,白氎青丝一室闲。
何日得追尘外趣,听君击钵翠微间。

【注释】

三年:指大通禅师在白云关三年的坐禅修行。虎卧:形容大通禅师的修行功夫高深,像老虎一样安卧不动。谁念(wèi niàn):何须想念,谁还需要惦记。穷猿失故山:比喻人因长期流浪而思乡。穷猿:比喻人,穷则思变,猿因失去栖息地而思归,这里喻指游子。花自落:比喻时光的流逝,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道人今与鹤俱还:道人与鹤同时返回故乡。厖眉皓首双松老:形容老僧的相貌苍老如同两棵松树。白氎青丝一室闲:形容和尚的房间空荡荡的,只有一根青丝绳悬挂着的钵盂。

【赏析】

本诗描写的是大通禅师回到家乡的情景。诗的前八句写他修行功深德高,后四句写他回乡的情景。前八句为第一联;后四句为第二联;最后两句为第三联。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大通禅师深深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三年虎卧白云关,谁念穷猿失故山”,意思是大通禅师在白云关三年坐禅修道,人们已经忘了他曾经是一只失去家园的猿猴。这里的“虎”字,既指大通禅师修行的功夫如虎般深厚,也暗含了他修行过程中的苦修。而“三年”二字,不仅表明时间之长,也表明大通禅师在此修行期间的坚韧不拔、持之以恒。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通禅师的修行过程以及他在修行中所表现出的高超技艺和非凡毅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他修行成果的认可和赞誉。

接下来的句子“野客已拚花自落,道人今与鹤俱还”,则是从大通禅师回归故乡的场景入手。这里的“野客”指的是远离都市、山林隐逸的人;“花自落”则暗指时间的流逝,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这里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意味着大通禅师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而“道人今与鹤俱还”则进一步描绘了大通禅师归来的情景,他不仅带着一身的修为回到了故乡,还带回了与世无争、清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一只高洁脱俗的鹤,回归到了他的故园。这一联中,“野客”、“道人”都是对大通禅师身份的称呼,而“花自落”、“鹤俱还”则分别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生活状态的转变,构成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最后两句“厖眉皓首双松老,白氎青丝一室闲”,是对大通禅师外貌和生活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厖眉皓首”形容大通禅师的年纪虽大,但面相和蔼、精神矍铄;“白氎青丝”则描绘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内心的平和,象征着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一室闲”则强调了他居住的环境清幽、宁静,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这一联中,“厖眉皓首”和“一室闲”分别描绘了大通禅师的外貌和生活环境,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念。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大通禅师的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佛学修养、高尚的品德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怀,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