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杜久不作,公来甫期年。
吾民亦何负,今公返三川。
王命不可稽,无由挽公船。
累累婴儿啼,政复来道边。
惊鸿未安集,叹息渠可怜。
公才岷峨秀,风度晋魏前。
宜方次公驾,可拍叔度肩。
兹行去中都,江月六上弦。
虽云诸侯师,我意终欿然。
孝友当处中,此翁那戍边。
落日照归旌,春江动离筵。
饯公野王筝,老泪如迸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送别诗,描述了作者送别黄侍郎(仲秉)赴泸南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黄侍郎的敬意和祝福。以下是逐句释义:

送黄侍郎仲秉赴泸南
召杜久不作,公来甫期年。
吾民亦何负,今公返三川。
王命不可稽,无由挽公船。
累累婴儿啼,政复来道边。
惊鸿未安集,叹息渠可怜。
公才岷峨秀,风度晋魏前。
宜方次公驾,可拍叔度肩。
兹行去中都,江月六上弦。
虽云诸侯师,我意终欿然。
孝友当处中,此翁那戍边。
落日照归旌,春江动离筵。
饯公野王筝,老泪如迸泉。

【注释】

  1. 召杜:召见杜甫。
  2. 三川:这里指四川一带。
  3. 王命:天子的命令。
  4. 累(lěi):连续不断。
  5. 惊鸿:形容人或物轻盈飘逸。
  6. 孟(mèng)州:地名,在今河南省禹县南。
  7. 晋魏(wèi): 指晋朝和魏国,这里指代东汉末年的英雄人物曹操和司马懿。
  8. 欿(huī)然:怅惘、失望的样子。
  9. 孝友:孝顺和仁爱。
  10. 野王:地名,在今河南省泌阳县。
  11. 筝(zēng):一种乐器。

【译文】
召唤杜少陵很久不去,你刚刚来了一年。我百姓有什么对不起您的地方呢?现在您要返回到三川去。您的命令无法查考,没有方法来拉您回京城。连续不断的婴儿哭声,政治形势又回到道路边上。惊鸿还没有安定下来,叹息你真是可怜。你的才学像岷山和峨眉一样秀丽,风度可以和晋朝和北魏的前贤相比。应该让车马停歇在洛阳,可以拍着我叔度的肩头。这次出行前往中都,江上的月亮已经六次满弦了。虽然你是诸侯之师,但我的心情还是惆怅失落。孝顺和仁爱应当处在中庸之道,你这个老头怎么还要去守卫边疆呢?落日照耀着你归来的旌旗,春天江水动荡着离别宴席。为你饯行在野王演奏筝乐,老泪像瀑布一样涌出。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黄侍郎仲秉的场景,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品质。他不仅赞美黄侍郎的才华和风度,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落日”、“惊鸿”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黄侍郎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对比,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