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驾爰方启,神锋莫敢撄。
童髫欣再见,父老喜前迎。
义气通诸夏,讴声沸八纮。
官兵扬隼鸷,废垒泣鼯猩。
跬步归京阙,朝衣诣寝楹。
晋军传鹤唳,楚幕听乌鸣。
机会乘今日,雌雄决此行。
幸成十载绩,归捧万年觥。
何事东来诏,遄追北指旌。
抚膺皆壮士,牵袂有啼婴。
嶪岌登枢极,雍容俨佩珩。
身虽处廊庙,志则在幽并。
岂意中原略,深违时相情。
和亲徒效敬,投几不闻罃。
正尔先鞭著,居然谤箧盈。
凶威摇吏牍,风旨动台抨。
枭虺饥吞噬,鹰獒乐使令。
众髽常忌冠,同浴不讥裎。
远虑为徼福,先驱谓缓程。
一言鸣仗马,千丈下乔莺。
盍考谢赦表,兼觌赐扎评。
许身无少愧,忧国甚于酲。
彼潜宜投虎,能言不离鹦。
鸟翾身蚤箙,兔健足先烹。
有客悲周道,何人恤鲁祊。
同时惟切齿,来者但惩羹。
译文:
戎马已启程,军队方启行,神兵不可挡。
童稚孩童欣喜见,父老长辈喜迎前。
义气通达华夏地,歌颂声震八方。
官兵扬威如隼鸷,废城哭泣如鼯猩。
千里归途入京阙,朝衣拜谒寝殿前。
晋军传来鹤唳声响,楚幕聆听乌鸣声。
抓住机会乘今日,胜败在此一举决。
幸成十年功业果,捧杯献酒祝万年。
何事东来诏书到?迅速追逐北伐旌。
抚膺皆为壮士,牵手有啼婴。
巍峨登上枢机位,雍容端庄佩玉环。
身虽在朝廷高官位,志向在边塞幽并州。
岂意中原略略失,深深违背时相情。
和亲仅效敬礼之辞,投笔不听周王名。
领先一步先策动,谤书盈箱真不少。
凶猛威势摇官吏,旨意震动朝廷评。
枭蛇饥噬吞人命,鹰獒乐于驱使令。
众人常忌戴头冠,同浴不讥露背装。
远虑求福避祸运,先行者说路程缓。
一言使仗马鸣叫,千丈以下莺鸟欢唱。
何不考察谢赦表,同时会见赐札评。
许身无愧无悔意,忧国胜过醉酒醒。
他暗中宜投虎穴,能言人不离鹦鹉翎。
小鸟飞翔身早出,兔子健壮足先烹。
有人悲叹西周道,何人关心鲁祊祭。
同时只有切齿恨,来访者只是惩羹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共八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战争胜利的乐观态度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军队出发的场景、士兵出征的情景、将领的风采等画面,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战争画面,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战争胜利的期望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首联“戎驾爰方启,神锋莫敢撄”,描绘了军队出发的场景,强调了军队的英勇和无畏。颔联“童髫欣再见,父老喜前迎”则表现了百姓对于军队的支持和期待。颈联“义气通诸夏,讴声沸八纮”,展现了将士们为国家荣誉而战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他们为国家的荣誉而战的决心。尾联“咫步归京阙,朝衣诣寝楹”,描绘了将士们在胜利归来时的喜庆场景,也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忠诚爱国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