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而赋,维以思古。
二难之风,意健句妩。
黯然尘楮,笔势轩翥。
真兮不谖,我怀陟岵。
苏文忠萧丞相楼二诗帖赞登高而赋,维以思古。
二难之风,意健句妩。
黯然尘楮,笔势轩翥。
真兮不谖,我怀陟岵。
【注释】:
苏文忠: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绘画师。
萧丞相:指宋代名臣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历任多个职务,官至宰相。
二难之风:出自《论语·八佾》。“二难”是指礼乐制度中的两种情形:一种是指礼崩乐坏的艰难局面;另一种是指礼乐制度中存在的两难问题。
意健句妩(fù):意为文辞雄浑有力,富有韵致。
黯然尘楮(chóu):形容书法作品虽然精美绝伦,但因墨迹已干而显得黯然失色。
笔势轩翥(zhú):形容笔法矫健有力,有气势。
真兮不谖(wéi):意为真情不变,永不改变。
陟岵(hù):指登上高处,远望故乡亲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苏文忠(苏轼)和萧丞相楼二诗帖的评论。苏轼在楼中为范仲淹所书写的诗句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中写道:“登高而赋,维以思古。二难之风,意健句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登上高楼,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想到了古代的事情。这里的“二难之风”指的是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两难问题,也就是礼乐制度中的两种情形:一种是指礼崩乐坏的艰难局面;另一种是指礼乐制度中存在的两难问题。而“意健句妩”则是赞美范仲淹的文辞雄浑有力,富有韵致。接着,诗中写道:“黯然尘楮,笔势轩翥。真兮不谖,我怀陟岵。”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墨迹已经干涸,但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范仲淹的文采焕发。而“我怀陟岵”则表达了诗人对范仲淹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赞美范仲淹的文采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