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洛下老书生,今见诸孙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

注释:

  1. 向来洛下老书生:以前在洛阳的旧时读书人。
  2. 今见诸孙更老成:现在看到孙子辈的人更加成熟稳重。
  3. 不复秀才趋试院:不再像过去那样去考场参加考试。
  4. 已题文学上铭旌:已经写上了“文学”二字作为他的墓碑上的铭文。
  5. 泛观今古人亡恨:广泛观察古今人,没有什么遗憾。
  6. 只有英雄命莫争:只有英雄的命运无法改变,无需争夺。
  7. 来吊乍闻妻子哭:突然听到妻子的哭声,心中震惊。
  8. 依然认作读书声:仍然以为是读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杨孟博为一位死去的文人所写的挽词,表达了他对于文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无奈。
    第一句“向来洛下老书生”,回忆了他在洛阳的岁月,他是一个曾经的老书生。第二句“今见诸孙更老成”,现在的孙子辈的人更加成熟稳重,这是对他的一种赞美。第三句“不复秀才趋试院”,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去考场参加考试,这是他对于自己的一种反思,也许是因为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也许是因为他已经不再年轻。第四句“已题文学上铭旌”,他已经在墓碑上刻下了“文学”二字,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许他认为自己一生都在追求知识,追求文学,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人生态度。第五句“泛观今古人亡恨”,他广泛观察古今人,没有什么遗憾,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第六句“只有英雄命莫争”,只有英雄的命运无法改变,无需争夺,这是一种对人生的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最后一句“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他来到墓地,听到妻子的哭声,却以为是读书的声音,这是一种对生死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淡然。
    这首诗通过杨孟博的一生,展现了一个老书生对于生活、对于死亡的态度,他对于生活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于死亡有一种坦然接受的态度。他的生活充满了学问和智慧,他的生命充满了激情和执着,他的死亡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