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流水碧溶溶,怊怅灵蛇不易逢。
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方池流水碧溶溶:“方池”指的是方形的水池,“流水碧溶溶”形容水池的水清澈见底,碧绿如玉。这里的“溶溶”形容水的流动状态。
  2. 怊怅灵蛇不易逢:“怊怅”是叹息声,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深切怀念;“灵蛇”通常用来形容迅速移动的物体,这里比喻流水;“不易逢”说明这种景象难得一见,令人珍惜。
  3. 门外行人常立看:描述了一位过客站在门外观看水池的情景,突出了场景的美丽和吸引之处。
  4. 一株唐末半枯松:“唐末”指的是唐朝的末期时期;“半枯松”指的是一棵已经半死的松树。这句诗通过描绘这棵松树,可能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变迁。

译文:

在上强寺的门前,有一个方形的池塘,里面流淌的是清澈透亮的碧绿色水。让人感叹不已的是,像灵巧的蛇一样快速流淌的水流,是如此地难以遇到。站在门口的过路人经常停下脚步,站在那里欣赏这个美景。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经历了唐代末期风雨,现在却只剩下一半生机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观。首句通过视觉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新脱俗的环境之中。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化了景色的美丽及其背后的意义。例如,门前行人驻足观看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最后一句则通过描述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松,引出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坚韧。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感慨,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界限的美好和永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