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润泽比雨露。当年曾出富国疏,老子平生用心处。
帝谟商颂周六典,刻画声形劳解诂。至今文字与风骚,一一相辉炫缃素。
如闻四海失枝梧,可憾诸公欠调护。谁令天乎遽如许,可是石也能无预。
陈玄同归蒋山路,亦使高人野僧觑。若为持入定林中,应有明云入天柱。
吾乡风流蔡夫子,匣而藏之美无度。君不见公乡后进陆象山,作祠堂记馀千言,直欲百世俟圣贤。
惜哉不得铭此砚,使我失意心惘然。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这首诗:

题蔡武伯所藏荆公砚

  • 题:这是对诗的标题。
  • 蔡武伯:人名,可能是作者与蔡武伯有某种关系的人。
  • 荆公:指王安石,即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及第,曾历任多种官职,推行新法。
  • 砚:文房四宝之一,用于磨墨。

诗句翻译如下:
兽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润泽比雨露。当年曾出富国疏,老子平生用心处。
帝谟商颂周六典,刻画声形劳解诂。至今文字与风骚,一一相辉炫缃素。
如闻四海失枝梧,可憾诸公欠调护。谁令天乎遽如许,可是石也能无预。
陈玄同归蒋山路,亦使高人野僧觑。若为持入定林中,应有明云入天柱。
吾乡风流蔡夫子,匣而藏之美无度。君不见公乡后进陆象山,作祠堂记馀千言,直欲百世俟圣贤。
惜哉不得铭此砚,使我失意心惘然。

我们逐句解析并加上注释:

  1. 兽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润泽比雨露。 - 这描述了砚台的表面纹理和质感,仿佛野兽的面部、鼎足和互相交叠的样子,中间有像雨露一样的滋润。
  2. 当年曾出富国疏,老子平生用心处。 - 这是在回忆当年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刻。
  3. 帝谟商颂周六典,刻画声形劳解诂。 - 这里提到了《尚书》中的帝谟、商颂等经典文献,以及自己对这些经典的解读和刻画。
  4. 至今文字与风骚,一一相辉炫缃素。 - 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作品的影响力,文字与诗词的风格相互辉映,共同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5. 如闻四海失枝梧,可憾诸公欠调护。 - 这里表达了对于政治局势的担忧,担心国家的政治局面不稳定。
  6. 谁令天乎遽如许,可是石也能无预。 - 这句话提出了疑问,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石头也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吗?
  7. 陈玄同归蒋山路,亦使高人野僧觑。 - 陈玄同回到了蒋山(今南京栖霞寺),也让高僧们看到了自己的作品。
  8. 若为持入定林中,应有明云入天柱。 - 如果能够将作品带入定林(寺庙)进行展示,那么将会有明亮的云彩飞入天柱(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9. 吾乡风流蔡夫子,匣而藏之美无度。 - 这里提到了家乡的蔡夫子(蔡襄,字君谟),他的作品被收藏得非常广泛和丰富。
  10. 君不见公乡后进陆象山,作祠堂记馀千言,直欲百世俟圣贤。 - 这里提到了陆九渊(字象山),他在公乡(地名,可能指的是江西上饶)修建了祠堂,并写了一篇超过一千字的记叙文,希望能够成为历代学者的楷模。
  11. 惜哉不得铭此砚,使我失意心惘然。 - 最后,因为不能为这个砚台题词铭文而感到遗憾,这让作者感到心情沮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蔡武伯珍藏的荆公砚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前辈大师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政治局势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