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尘中吏,秦淮水上亭。
浴晴凫弄日,饮晓马吞星。
地迥来芳草,潮回出断汀。
有僧时到此,相对两浮萍。
【注释】
建业:古南京城,这里泛指南京。秦淮河: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北岸。下水门:即下马关,在南京秦淮河南岸。税亭:古代征收商旅过路税的亭楼。凫(fú):野鸭。吞星:形容骏马奔驰时尘土飞扬的样子。“芳草”二句:言水草茂盛,洲渚曲折,潮水回旋,江边断桥处可见。僧:佛家语,此处指和尚。两浮萍:指水中的莲花和荷叶。
【赏析】
《下水门》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对秦淮河畔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首联“建业尘中吏,秦淮水上亭”,点明地点,为下文写景作铺垫。诗人站在建业城门外,遥望着秦淮河上的一座水上亭子。建业,即南京,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繁华的城市。在这里,诗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感。“尘中吏”三字,既写出了建业城的繁华景象,又暗示了官场的腐败。而“秦淮水上亭”则勾勒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图。
颔联“浴晴凫弄日,饮晓马吞星”,进一步描绘了秦淮河水面的景色。“浴晴凫弄日”,形容水面上嬉戏的鸭子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游动。“饮晓马吞星”则是用“吞星”来形容马儿奔腾时尘土飞扬的景象。这两句诗将水鸟与马匹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活泼的画面。
颈联“地迥来芳草,潮回出断汀”,继续描写秦淮河两岸的景色。“地迥”二字,写出了河岸地势的高峻,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而“潮回出断汀”则描绘了潮汐的涨落,以及江边的断桥处可以看到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尾联“有僧时到此,相对两浮萍”,以一个僧人的现身说法作为结尾。诗人邀请这位僧人到自己的身边坐下,与他一起欣赏眼前的美景。这里的“两浮萍”指的是水中的莲花和荷叶,寓意着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友情如同浮萍一样纯洁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景物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表达,达到了艺术上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