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
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嶒。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
- 黄皮裹骨:形容和尚的皮肤颜色如同黄色的皮革一样。
- 一常僧:指的是一个经常出家的僧人。
- 坏衲蒙头:形容僧人破旧的袈裟遮住了头部。
- 百虑澄:指僧人心中的种种忧虑都已澄清。
- 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嶒。
- 年老: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年纪大。
- 懒能:意为不愿意或没有能力。
- 频对客:频繁地接待客人,即经常接待来访的朋友或客人。
- 攀萝:比喻攀爬藤蔓,这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攀登山路的情景。
- 一崚嶒:形容山路陡峭。
我们将诗句与译文进行一一对应,并对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翻译及注释
- 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
- 译文:皮肤如同黄牛皮一样的和尚,破旧的袈裟遮住了他的头,心中的烦恼已经消失。
- 注释:黄皮裹骨:形容和尚皮肤的颜色像黄色的皮革。常僧:经常出家的和尚。坏衲蒙头:破旧的袈裟遮住了和尚的头。百虑澄:内心的忧虑已经全部消散。
- 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嶒。
- 译文:年纪大,懒得招待客人,于是攀上山去拜访朋友。
- 注释:年老:年纪大。懒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频对客:频繁地接待客人,也就是常常有客人来访。攀萝:形容爬山。又上一崚嶒:再次攀上山去拜访朋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位老和尚的形象。诗中的“黄皮裹骨”和“坏衲蒙头”等描写,既形象地勾勒出了和尚的外貌特征,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嶒”两句,则通过描绘年老的和尚不愿意招待客人,但又不得不克服困难去拜访朋友的行为,展现了他的坚韧和豁达。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