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
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
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仙坛寺西林

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

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

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译文:
在仙坛寺的西侧树林中,
那古老的祭坛上,仙鹤的身影已消失不见,
野鹿在山林间自由地游荡,形成自己的群体。
清晨的松香随风飘散,清冷的空气让人精神振奋,
僧人诵经的声音从白云缭绕的山中传来,悠扬宁静。
岩石穿透了寺院的小屋,水流从寺庙门口分叉流淌,
世俗的人世间,无尽的纷争与烦恼,在这山中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法引起人的注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坛寺西林的自然美景,通过对比人世和山林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前两句“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描述了仙坛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古坛上已经没有了仙鹤的踪影,而野鹿则自由自在地组成了自己的群体。这里的“杳”字用来形容仙鹤已经消失,给人以神秘感;而“自成群”则突出了野鹿的独立性和自由。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第三、四句“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山林景色。松树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僧人诵经的声音从白云缭绕的山中传出,悠扬宁静。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山林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五、六句“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描绘了山林中的一部分景观。岩石穿透了寺院的小屋,水流从寺庙门口分叉流淌,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则是诗人的总结和感慨。在人世间,有无尽的纷争和烦恼,而在山中,这些纷扰似乎都消失了,一切都变得宁静和平和。这两句诗通过对人世间和山林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仙坛寺西林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通过对人世间和山林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