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微意良苦,前身葬长鲸。
天高不可诉,宿愤何时平。
欲填东海深,能使西山倾。
山倾海乃深,日夜空悲鸣。
情知力不任,誓将毕此生。

诗句释义:

  1. 精卫:神话中的一种鸟,常被视为勤劳、坚韧的象征。
  2. 形微意良苦:形容精卫虽然身形微小,但意志坚定,心怀深重的痛苦。
  3. 前身葬长鲸:指精卫的化身是一只被海神压在石下的鸟——精卫,而它的死是对海洋生物(长鲸)的报复或惩罚。
  4. 天高不可诉:意指尽管愿望强烈,但现实和宇宙的高度使得无法直接向天诉说。
  5. 宿愤何时平:表达了长期积压的愤怒和不平,渴望得到解脱。
  6. 欲填东海深:指想要填平东海的深渊,象征消除心中的不满和仇恨。
  7. 能使西山倾:意味着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使原本沉重的山体倾倒。
  8. 山倾海乃深:进一步强调了力量与深度的结合,即使山可以倾倒,深海依然存在。
  9. 日夜空悲鸣:形容无论白天黑夜,都无法停息的悲痛和哀鸣。
  10. 情知力不任,誓将毕此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但仍然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终结。

译文:
精卫虽身形渺小,内心却充满坚毅的决心。她曾被压在大海的岩石下,死后化身为一只小鸟。她的怨恨如长鲸般深沉,难以向天空表达。她决心填平东海的深渊,让那压迫着她的巨石崩塌。她希望山能倾斜,海能变浅,以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尽管日夜不停地哀鸣,但她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所以发誓直至生命终结,也要完成这一使命。

赏析:
本诗以精卫填海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对精卫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平以及公正的追求。诗中的“形微意良苦”与“宿愤何时平”揭示了精卫内心的痛苦与不甘;而“欲填东海深”与“能使西山倾”则展示了她为了心中正义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不仅赞美了精卫的精神,也启发人们面对困境时要有勇气和毅力去战胜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