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
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
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
寥然独支枕,淮月上山城。
淮甸城居寄任刺史
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
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
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
寥然独支枕,淮月上山城。
注释:
- 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意思是喧嚣的生活不是我的追求,我选择隐居深居,远离尘世的纷扰。
- 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石莎在没有雨水的天气下显得更加瘦小,而秋天的竹子和蝉的声音相互呼应,显得异常清晰。
- 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手中的剑虽然闲置不用,但我会用它来轻轻擦拭。对于诗歌,我难以回忆起详细的点评。
- 寥然独支枕,淮月上山城——我独自躺在床上,望着明亮的月光洒在山城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首句“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直接点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认为喧嚣的生活不是他所追求的。第二句进一步解释了这一决定,表明他选择深居简出,远离尘世的纷扰。第三句“石莎无雨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石莎在没有雨水的天气下显得更加瘦小,这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第四句“秋竹共蝉清”则以秋天的竹子和蝉的声音相互呼应,展现出一种和谐与清新的氛围。第五句“剑在慵闲拂”表达了诗人对武器的珍视和爱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事务的不屑一顾。第六句“诗难忆细评”则揭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无奈和感慨,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回忆起详细的点评。第七句“寥然独支枕”,描绘了诗人孤独地躺在床上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一句“淮月上山城”则将读者的视角带回到诗人所处的环境,淮河之月高挂在山城之上,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静谧与神秘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