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深桂子丹,白猿啼在白云间。
死生不出千门事,坐卧无如一室闲。
谁伴锡痕过寂历,自凭茶色对孱颜。
忘机亦有庞居士,园井萧疏病掩关。

【赏析】

此诗是寄西山勤道人的。勤道人,名不详。诗为五律八句,每句五言。

首联“天竺山深桂子丹”,写山之高峻与山中之景。“天竺”指佛教圣地印度。诗人登上这座山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的高大峻峭,接着又见到山中生长着茂盛的桂树。“天竺山深桂子丹”一句,既点出山的地理位置,也写出了山之高峻。同时,还使人想象到山上桂树之多,桂花之香,更令人陶醉。

颔联“白猿啼在白云间”,描写白猿在山间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白猿”是山林中常见的一种动物,性情机灵、善攀援。诗人通过“白猿”这一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山的幽静、清冷的气氛。

颈联“死生不出千门事,坐卧无如一室闲”,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这里的“千门事”是指世事纷繁、变化无常,而“一室闲”是指生活简朴、宁静无扰。诗人认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不必过于忧虑;无论是坐还是卧,都不必过于拘束。这样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胸怀,而且也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情怀。

尾联“谁伴锡痕过寂历,自凭茶色对孱颜”,以“谁伴”、“自凭”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锡痕”指的是锡制的钱袋,是古代行人携带财物的工具;“孱颜”则是形容脸色苍白,精神不振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两句,既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人物活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情怀。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