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根何事在柴荆,村色仍将腊候并。
横隔片烟争向静,半粘残雪不胜清。
等闲题咏谁为愧,子细相看似有情。
搔首寿阳千载后,可堪青草杂芳英。

【注释】

  1. 梅花二首: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
  2. 孤根:指梅树,因为梅花的枝干是直的,没有旁生的枝条,所以说是“孤根”。
  3. 柴荆(chái jīng):篱笆。
  4. 村色:乡村的颜色。
  5. 腊候并:指冬天寒冷的季节。
  6. 片烟:一丝丝烟雾。
  7. 半粘残雪不胜清:形容梅花在雪中依然显得洁白。
  8. 等闲题咏谁为愧:意思是说诗人不担心别人对他题咏梅花有所非议。
  9. 子细(zǐ xì)相看:仔细观赏。
  10. 搔首:形容因沉思而搔头。这里指因思考而皱眉。
  11. 寿阳:即杨贵妃,唐代美女。
  12. 芳英:花草的香味。

【译文】
独自生长的梅树何必要长在篱笆旁边,乡村的美景与冬天寒冷的气息一起出现。一丝丝烟雾横亘在寂静的地方,一半被残留的雪花映衬得更加清丽。随便吟咏题咏梅花并不觉得有何羞愧,细细观赏就像看到了梅树的有情之态。深思之后不禁想起千年后的寿阳宫,可惜如今青草杂草丛生、百花争艳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它的欣赏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孤根何事在柴荆”,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立于篱笆旁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

第二句”村色仍将腊候并”,描述了乡村景色与冬天寒冷的气息一同出现,表现了梅花在寒冷中仍能绽放的美丽。

第三句”横隔片烟争向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梅花在烟雾之中依然保持着安静,表现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第四句”半粘残雪不胜清”,通过描写梅花上的残雪,强调了梅花在严寒中的纯洁和坚韧。

最后一句”等闲题咏谁为愧”,表明诗人不担心别人对他题咏梅花有所非议,表现出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意境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