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干。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干。
注释:
-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描述的是诗人在天竺和孤山之间,看到了宽阔的景色,并在孤山背后停泊了小船来观看。
-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描述了树林中的道路在秋天特别安静,而水面上的渔船在傍晚时显得寒冷。
-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描绘了轻风吹过,烟雾缭绕的场景,以及芦苇的一半已经枯萎凋零的景象。
-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干: 描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以及在晴朗的天空上,粉笔画出的字迹已经磨损。
赏析: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西湖的宁静美景。首句通过“天竺横分景色宽”展现了天竺与孤山之间的壮丽景色,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三句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一景观,通过“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等诗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秋意、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然而,尽管景色美好,但诗人似乎并未因此而感到满足,而是在结尾处突然转折,提出了一个问题:“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干。”这个问题看似突兀,但却引发了读者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思,也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