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黄陵岸,虔趋帝女祠。
奠椒随楚俗,拂石读韩碑。
北渚来何远,南巡事莫追。
凄然鼓灵瑟,起舞想冯夷。
黄陵题咏二首
停船在黄陵岸边,虔诚地前往帝女祠。
奠酒随楚俗,抚石读韩碑。
北渚离此地不远,南巡之事不可追。
凄凉地鼓起灵瑟,起舞想冯夷。
注释:
- 舣棹(yǐ zào):停舟靠岸。
- 虔(qián):恭敬。
- 奠椒(diàn cháo):以椒草祭祀。
- 拂石(fú shí):指用手抚摸石头。
- 楚俗:指楚国的习俗。
- 韩碑:即《韩愈碑》,韩愈曾写过一篇碑文。
- 凄然(qī rán):形容凄凉、悲怆。
- 想:思念。
赏析:
这两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第一首写诗人来到江边,虔诚地向帝女祠祭拜;第二首则是诗人在黄陵庙中,面对江水,感慨万分,心中涌起一股悲伤的情绪。
这首诗的第一句“舣棹黄陵岸,虔趋帝女祠”,写的是诗人来到江边,虔诚地向帝女祠祭拜的情景。这里的“舣棹”是指停下船只,“虔趋”则表示恭敬地前行。而“帝女祠”则是黄陵庙的别称,因此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向黄陵庙进发。
接下来的句子“奠椒随楚俗,拂石读韩碑”,则是诗人在黄陵庙中的行为。这里的“奠椒”是指用椒草进行祭祀,这是楚国的传统习俗;“拂石读韩碑”则是指用手指抚摸着石碑,阅读韩愈的碑文。这两句诗既展现了黄陵庙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楚国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北渚来何远,南巡事莫追”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之情。这里所说的“北渚”可能是指黄陵庙附近的一个地名或者景点,而“南巡事莫追”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失去了南巡的机会,无法再追寻那曾经的美好时光。这种无奈和悲痛的情感,使得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凄凉的气氛。
最后两句“凄然鼓灵瑟,起舞想冯夷”,则是诗人在黄陵庙中的情感抒发。这里所说的“灵瑟”可能是指一种乐器,而“冯夷”则是一种传说中的水神。诗人通过弹奏灵瑟,表达出内心的悲凉和忧伤;通过起舞,寄托了对冯夷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陵庙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楚国文化的赞美和怀念,也有对南巡机会失去的遗憾和哀伤。同时,诗人通过对灵瑟和冯夷的描绘,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