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涛生长处,土地属东隅。
树树悬鱼网,村村吹鹧鸪。
酒旗孤屿见,书卷一山无。
欲趁鸡豚社,深惭身业儒。
【注释】
网山:地名,位于今安徽宣城境内。二首:指《网山二首》。风涛生长处,土地属东隅:意为网山的地理位置在东南方向。
树树悬鱼网,村村吹鹧鸪。
酒旗孤屿见,书卷一山无:意为网山周围有渔村,渔民们常挂上鱼网;而山上却看不到一家书香人家。
欲趁鸡豚社,深惭身业儒。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网山时所作。诗人以“风涛生长处”点明自己居住的位置,以“土属东隅”表明自己的籍贯,并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抱负。
首联写网山的地形地貌。诗人由地属东隅,便联想到网山所处的地理位置。“风涛生长处”,既写出了网山的自然环境,又暗寓了此地人杰地灵之意;“土地属东隅”,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风涛生长处”一句中,“生”、“长”二字,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生长过程,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颔联写网山周围的渔村景象。“树树悬鱼网”,既写出了网山渔村众多,又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鱼图;“村村吹鹧鸪”一句,则进一步描绘出渔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对于这种平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酒旗孤屿见”这句,既写出了渔村中的酒肆,又表现了渔村的繁荣;“书卷一山无”一句,则揭示了渔村文化教育的落后。
颈联写网山中的人文气象。“酒旗孤屿见”,既写出了酒肆的热闹非凡,又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这种繁华景象的欣赏;“书卷一山无”一句,则揭示了渔村中缺乏文化氛围的现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忧虑和担忧。
尾联写诗人的志向与现实差距。“欲趁鸡豚社”,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通过参与乡村社会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深惭身业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实现这一理想的遗憾和自责之情。
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出了网山的自然景观以及渔村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