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先生宅,相传此母贤。
一哀孤屿下,再拜十年前。
舐犊贪书卷,飞鸾慰暮年。
夕阳聊寓曲,终要到新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愔的《孺人郑氏》。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句:“国子先生宅,相传此母贤。”
- 注释:在国子学府(即国学)的宅院里,据说这位母亲很贤良。
- 赏析:这里通过“国子”二字,既点明了地点,也暗含了人物的身份——一位学者之母,从而为后文铺垫。
第二句:“一哀孤屿下,再拜十年前。”
- 注释:我在此岛上哀伤地哭泣,那时我已经向你告别了十年。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因怀念逝去亲人而引起的深切悲伤。孤屿象征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凄凉,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思念和无尽的哀痛。
第三句:“舐犊贪书卷,飞鸾慰暮年。”
- 注释:我舔犊情深,痴迷于书本知识;如同有一只飞翔的鸾鸟来安慰我这已至暮年的岁月。
- 赏析:这句诗运用比喻手法,将母爱比作舐犊之恩,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的深沉关爱。同时,“飞鸾慰暮年”则巧妙地运用飞鸾这一意象,象征着母亲的教诲如同仙鹤一般高洁,给诗人带来慰藉和启迪。
第四句:“夕阳聊寓曲,终要到新阡。”
- 注释:夕阳下,我暂且寄托在这首曲子中;总有一天会再次回到你安息的新坟前。
- 赏析:这句诗以夕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悲怆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自己已故亲人的无尽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尽管生死相隔,但亲情永存。最后一句则表明诗人虽然暂时无法回到亲人身边,但心中始终牵挂着他们的安危,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诗中的“国子先生宅”“孤屿下”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也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