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
秋夜同章三十九弟次邠宿延庆山中纪游一首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
注释:
- 芭蕉月上照窗扉:描述月光洒在芭蕉叶上的景象,映照在窗户上。
- 屋里老僧眠不知:老僧人在屋里熟睡,对外界的月光毫无知觉。
-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起身到树根下取水饮用,抬头时发现已经是深夜三更时分。
-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每一片藤萝都美得不同,我也随着藤萝的位置坐下品茗。
-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忽然听到山鸡的叫声,同时野钟也敲响了,四周被西风吹过的落叶让我感到无比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首句“芭蕉月上照窗扉”描绘了月光透过芭蕉叶照进房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夜晚氛围。次句“屋里老僧眠不知”则通过老僧人熟睡的情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自在。第三、四句“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诗人起身到树根下取水饮用,抬头时发现已经是深夜三更时分。这一细节描绘了山居生活的规律和节奏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时光流转的感慨。第五、六句“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则是诗人在欣赏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找到了一处舒适的地方坐下来品茶。这里的“一处一处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最后两句“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则通过山鸡的叫声和野钟的响起,以及被风吹过的落叶,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凄凉和萧瑟之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季节变换带来的忧愁和无奈的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山居生活的体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