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殿当年欲葺时,槎牙高桧碍檐榱。
人间斤斧难容手,天上风雷为转枝。
烟色并来春益重,月华饶得夜相宜。
真皇一驻銮舆赏,从此声名四海知。
【注释】
右殿:指皇宫中的右掖门。槎牙高桧(guà yá gāo suì):参差不齐的高大松树。槎,同“查”。
容手:容,容纳;手,指斧子。
转枝:风雷之声犹如树枝在转动。
饶得:犹言“颇能”,表示能够或足以。
真皇:皇帝的代称,这里指唐玄宗。
驻銮舆:即驾临。
声名四海知:声名遍及四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咏瑞柏来表达对国家安定和皇帝圣明的歌颂之情。
首联:“右殿当年欲葺时,槎牙高桧碍檐榱。”
当年,指开元二十三年(735)三月十五日,玄宗命左拾遗、翰林学士贺知章等修纂《大唐新礼》,并令宰相张嘉贞等人撰《大周正乐》十二篇,又命太常卿姜皎等修造太极宫,准备迎接东宫太子。当时,玄宗曾想修缮右掖门,而右掖门两旁有两棵高耸入云的古柏,挡住了门的上半部分,玄宗为此感到十分为难,所以此联就写这棵古柏。槎牙,形容松柏之枝干纵横交错。语出《庄子·养生主》:“其疾意顾形势,而得意于山间之丘樊。”郭象注:“夫木之性直中求束,必伤其节,而方中规矩者,非所愿也。是故疾意顾形,则志不随也。”高桧,指右殿旁的高柏。
颔联:“人间斤斧难容手,天上风雷为转枝。”
“难容手”是说人世间的斧头砍伐难以将这棵树彻底砍倒;“为转枝”是说天边的风雷之声仿佛是这棵树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这两句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这棵参天大树的喜爱之情,同时借树自喻,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皇帝圣明的歌颂之情。
颈联:“烟色并来春益重,月华饶得夜相宜。”
烟色,烟雾缭绕的颜色。春益重,春天更加浓重。月华,明亮的月光。夜相宜,夜晚更加适宜。此联以烟雾、明月来描绘瑞柏的形态,表现了瑞柏在春天更加茂盛,夜晚更加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瑞柏的喜爱之情。
尾联:“真皇一驻銮舆赏,从此声名四海知。”
真皇,指皇帝。銮舆,皇帝的车乘。此联意思是说皇帝亲临此地观赏瑞柏,从此这棵大树的名声传遍了四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和对瑞柏的赞美之意。
【译文】
当年右殿想要修缮的时候,参差不齐的高大松树挡住了门的上半部分。
人间的斧头砍伐难以将这棵树彻底砍倒,天上的风雷之声仿佛是这棵树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烟雾缭绕的颜色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显得更加浓重,明亮的月光使得夜晚更加适宜。
皇帝亲临此地观赏瑞柏,从此这棵大树的名声传遍了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