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高舂放晚衙,舂米和石也穿芽。
鸥边云阔三千顷,树杪烟横数万家。
贮月未圆松琐碎,怯风无力竹攲斜。
叮咛好护湖山景,养得阴成宿莫鸦。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湖山岩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湖山的保护意识。

首句“坐对高舂放晚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静静地坐在山岩上,面对着舂米的场景。舂米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里的“舂米”和“放晚衙”都是描写劳作的词语,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描绘山岩上的宁静。这种对比,既突出了山岩的静谧,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第二句“舂米和石也穿芽”,进一步描绘了舂米的情景。这里的“穿芽”可以理解为舂米时产生的碎屑,也可以理解为春米的细腻质感。这句诗既展现了山岩上的生活气息,又通过“穿芽”的意象,表达了山岩的坚韧和生命力。

第三句“鸥边云阔三千顷”,描绘了一片广阔的水域。这里的“鸥边”可以理解为鸥鸟栖息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水面的边缘。而“云阔”则形容了水面的辽阔。这句诗既表现了湖面的美丽景色,又展示了湖面的开阔。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树杪烟横数万家”,描绘的是树梢上的烟雾。这里的“树杪”可以理解为树木的顶端,也可以理解为树木的根部。而“烟横”则形容了烟雾的蔓延。这句诗既展现了湖面上的宁静,又通过烟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第五句“贮月未圆松琐碎”,描绘的是月光下的松树。这里的“贮月”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倒影,也可以理解为月光的洒落。而“松琐碎”则形容了松树的形态。这句诗既展现了月光下的美景,又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第六句“怯风无力竹攲斜”,描绘了风吹竹子的景象。这里的“怯风”可以理解为风的力量较弱,也可以理解为竹子的柔弱。而“竹攲斜”则形容了竹子的姿态。这句诗既展现了风吹下的景象,又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最后一句“叮咛好护湖山景,养得阴成宿莫鸦”,则是诗人对湖山的保护和祝愿。这里的“叮咛”可以理解为嘱咐和叮嘱,也可以理解为提醒和告诫。而“护湖山景”则表达了诗人对湖山的保护意识。而“养得阴成宿莫鸦”则是诗人对湖山的期望,希望它能保持安静,不被乌鸦打扰。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山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湖山的保护意识。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