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
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
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
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
譬如观音妙色身,对物而见千臂眼。
于是千臂千眼中,何者为正何独非。
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
此水此月亦复然,照用齐行一无欠。
俯不见月仰亦无,千月阙一固不可。
上人此庵憩瓶锡,终日宴坐常湛然。
散一为千弥六虚,摄千归一不盈寸。
我知上人环堵中,能广能狭能方圆。
空诸所有何必然,作是见者名邪见。
这首诗的翻译是:
题目:《题雪峰如藏主水月图》
注释:这首诗以水月为题材,通过“一”与“千”、“月影”与“实际月体”的辩证关系,来阐述佛教中的空性理论。其中,“上人此庵憩瓶锡”指的是某位僧人在此修行、打坐的场景。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水月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一”与“千”、“月影”与“实际月体”的辩证关系的探讨,展现了佛教中的空性理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佛学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