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尔有令德,存心孝且恭。
推之施有政,往矣尹兹东。
【注释】
“贤者”:指品德高尚的人。
“二百四十首契”:指《孝经》的《曾子问》一章,曾子问:“何谓孝?”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曾子又问:“何谓慈爱?”孔子答:“恭敬尽于己,审己以敬人。”
“为尔有令德”:为你们有良好的品行。
“存心孝且恭”:内心怀着孝敬父母之心。
“推之施有政”:推广到政治方面。
“往矣尹兹东”:治理东方地区吧!
【赏析】
此诗为《孝经》中的《曾子问》章。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为人诚实忠厚,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有一次,曾参问:“什么叫孝?”孔子说:“对父母尽孝道,在活着的时候按礼节侍奉他们,死后也要按规定的礼节去安葬他们,祭祀时要按礼节进行,这就是孝。”曾参又问:“什么是慈爱?”孔子说:“对待别人像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要尽心、尽力、恭敬、谨慎。”
这首诗表达了曾子认为做父母的要有良好的品德,对子女要慈爱、恭敬,并把这些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