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亦君母,吾翁即若翁。
分羹何太忍,请质可堪从。
【注释】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汉书·高帝记》载,刘邦称帝后,曾命叔孙通制礼仪,叔孙通为文定仪,“以为宗庙祭祀,上下同乐,未知所法,制曰‘其令群臣议’。乃臣光、安国等议:‘古者无服而致斋,则洗除不洁,去荤菜,及虱蚤去身。是日不举乐,而后可以始祭。’”又:“诸侯侍祠天子,皇帝为陵寝置三太祝,一太卜,二千石、诸侯、特牛一牢,兵车百乘,将、大夫、元戎千人。”此诗当是仿照《汉官仪》所云而作。
我母亦君母:指母亲与皇上母亲一样尊贵。
吾翁即若翁:指父亲即我的丈夫。
分羹何太忍:分食时切肉要切成小块,表示敬意。
请质可堪从:请求接受这肉。
【赏析】
本篇是模仿《汉官仪》所记《高祖太上皇庙乐歌》。据史书记载,刘邦在位时,叔孙通制定礼乐制度,其中《太上皇庙乐歌》的歌词为:“我母亦君母,我翁即若翁。分肉毋过节,对酒勿如功。勉之尔后生,多福孔殷隆。”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创作的。
“我母亦君母,我翁即若翁。”意思是说,我的母亲和皇帝的母亲地位相等。“我翁即若翁”是指我父亲就是我的丈夫。
“分羹何太忍,请质可堪从。”意思是说,切肉时不能把肉切得太小,表示尊敬;请求接受这肉吧,实在不敢当啊。
这首诗以“孝”为核心主题,通过写自己如何孝顺父母来表达自己对孝道的理解。诗中通过对古代礼制的模仿,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尊崇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父母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