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桑一饿者,念念母之存。
赖有赵宣子,能为别具飧。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
翳桑一饿者,念念母之存。
赖有赵宣子,能为别具飧。
注释: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这是古代儒家学者对孝顺的一种分类和总结。其中,“翳桑一饿者”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饿者,他的母亲在翳桑这个地方被老虎吃掉了。这个人因为无法忍受失去母亲的痛苦,于是决定去虎穴寻找母亲的尸体。他的母亲在被老虎吃掉后,身体并没有立即腐烂,而是被老虎啃食得只剩下骨头,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因此,这个饿者发誓要找到老虎的巢穴,将老虎彻底消灭。
“赖有赵宣子,能为别具飧。”这里的赵宣子是晋国的一位大夫,他非常孝顺,能够为母亲准备特别的饮食。他听说这个饿者想要寻找老虎的巢穴,于是决定帮助他。赵宣子不仅提供了食物,还亲自陪同他去虎穴,最终成功地杀死了老虎。这个饿者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感激,他知道自己的孝心得到了回报,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饿者寻找母亲尸体的故事,表达了孝顺的重要性。首先,诗中的饿者因母亲的死亡而感到极度的痛苦和绝望,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然而,在绝望中,饿者却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困难,去寻找老虎的巢穴来复仇。这种行为不仅展示了他的孝心和勇气,也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忠诚和爱。其次,赵宣子的善举也是这个故事的重要部分,他不仅提供了食物,还陪伴着饿者去虎穴。这种行为不仅展示了他的善良和关爱,也让他成为了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最后,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积极的,饿者最终成功找到了虎穴,杀死了老虎,这也象征着他的孝心得到了回报。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孝者的故事的描述,传达了一个关于孝顺和忠诚的主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像饿者一样勇敢地面对,同时也需要像赵宣子一样善良和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