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母犹可免,弃君安所之。
可能共母载,忍不授君绥。
【注释】
- 贤者:指有德之人。
- 二百四十首契:指《孝经》中关于孝道的论述。
- 扶母:扶助母亲。
- 安所之:何处去。
- 授君绥:交给你手杖,象征依靠。
- 可:能够。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弃母投父的怨诗。诗人在世之时,曾作《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今此诗即是其中的第一百零四篇,即“孝子不游于公门,不登于明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之情,以及自己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无奈之情。
全诗共三句,第一句写诗人为了孝顺母亲,不惜放弃自己的前途和名誉;第二句写诗人不忍心丢弃母亲,却又不得不投靠他人;第三句写诗人可能与母亲一起漂泊,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却又不忍心把母亲交付给自己的亲人。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意和对生活无尽的感慨。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