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异母弟,如彪正自奇。
今人有同彦,煮豆且燃萁。

【注释】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贤者的孝道有240种。

让国:辞官让位。

异母弟:指与母亲不同父的兄弟。

如彪正自奇:像周朝人伯益,因功受封于毕,号为“大费”,后成为夏朝开国功臣,被尊为“三圣”之一。

今人:现代人。

同彦(yìn):志同道合的人。

煮豆且燃萁(chí):比喻骨肉之间相互残杀。

【赏析】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以周朝的伯益和夏朝的太康为例,说明贤者应该辞官让位给贤才,否则就会遭到灭亡的命运,表达了李白对于贤者应有的行为和态度的看法。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贤者应该辞官让位的道理。这里的“让国”指的是辞去官职,让出权力;而“异母弟”则是指在母亲不同父亲的情况下所生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在这里,“让国”和“异母弟”两个词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句则是用历史典故来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周朝的伯益因为有功被封在毕地,被称为“大费”,后来成为夏朝的开国功臣,被尊为“三圣”之一。然而,他却因功受封于夏桀,最终遭到了灭顶之灾。而现代人却忘记了这个教训,还在互相残杀,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最后一句则是直接点明主题,即贤者应该辞官让位给贤才。这里所说的“今人”是指现代的世人,他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们还不明白,那么就应该受到惩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现实情况的批评,表达了李白对于贤者应有行为和态度的看法。他认为,只有贤者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灾祸,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